申國下場仍曆曆在目。
虞公術嚐試遣使,希望能鄭地銳士營和談。
結果三次派出使者,均被校尉魨勸服,選擇當場歸降。
虞公術偏不信邪,再次向鄭地銳士營遣使,同時嚴令親衛,對使者家眷嚴加看管。
這次使者不敢再歸降,校尉魨直接將其驅逐。
隨後公開宣稱,鄭地銳士營隻針對虞公術與虞國公族。
和談不接,歸降不接。
虞公術頗為絕望,最終接受虞肥建議,將城中糧食悉數收繳。
隨後敞開城門,放任虞國普通百姓自行奔逃。
據虞國普通百姓所述。
夏邑城內所剩不過五千人,虞公術所籌糧食卻超過十萬石。
即便糧食難以長期保存,亦足夠食用三年五載。
校尉魨並不著急,而是嚴格遵從王命,繼續圍困夏邑,斷絕所有進出通道。
……
河東之地逐漸歸於平靜,中原則亂象漸生。
衛侯和連並胙國、共國與凡國後,重新修築垣邑與濮邑,加強對河內地區掌控。
翼國正式獲封諸侯,亦在大河南岸開疆拓土。
淮上地區,即中原腹地以南,淮河上遊地帶。
西起桐柏山,東至淮南。
為姬宮湦前世河南東部,外加安徽西北部。
姬宮湦所處西周末年,淮上地區域內有諸侯國十五家。
其中以陳國最大。
陳國,即媯子騭母國。
二王三恪之中,宋國為殷商傳祀,陳國則是舜帝傳祀。
周武王滅商後,為追思華夏列代先王,便將虞閼父之子媯滿封於陳地,建立公爵陳國,世代奉祀舜帝。
此外,周武王還將長女大姬嫁與陳公媯滿,牧守淮上地區,推行周禮教化。
媯滿諡號陳胡公,被認為是陳姓與胡姓始祖。
陳國建立後,始終與周王室保持良好關係。
至姬宮湦重生周幽王時,鎬京僅隻七國駐使。
除宋使皇甫蠡外,還有晉、燕、齊、衛、魯、陳等六國駐使。
晉使此前曾被欒賓接替,後又改換成無名小卒,隻負責貢品交接之事。
燕使與齊使長期賦閑。
此前妘槧身居衛國,衛使一度被衛侯和召回。
衛侯和將妘槧梟首後,目前正在物色最為合適的駐使人選。
魯侯稱時常親自朝貢,是以魯使也毫不現眼。
陳使較為獨特,經常在雲夢坊流連忘返。
周幽王繼位初年,陳夷公媯名幾乎同時繼位。
陳夷公媯名在位僅三年,便撒手人寰。
其弟媯燮繼位,即陳國現任國君陳公燮。
前世史稱陳平公,周平王東遷後,曾對陳國特別優待,可見其地位。
春秋前期,陳國遭逢內亂,
陳國公子完逃亡齊國,因不願用故國姓氏,便改陳氏為田氏。
戰國初年,田完八世孫田和放逐齊康公。
田氏由此正式取代齊國呂氏,史稱田氏代齊。
現如今,為陳公燮繼位第四年,陳國依舊為淮上地區方伯。
姬宮湦為加速大周帝國進程,有意縱容晉楚兩國,分別攻伐河東與漢東小型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