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神秘人攪局,內史冂獻策(1 / 2)

周太王辟地周原,始獲商王武乙分封岐邑。

後曆經周王季曆與周文王姬昌,直至周武王姬發起兵,恰好曆經一百年。

即便如此,周武王伐商時,仍需會盟諸國。

除牧誓八國外,大小方國難計其數,總兵力也隻有五萬。

直至春秋時期,疆域仍以城池多寡為主。

伴隨鐵器出現與普及,社會生產力實現質的飛躍,華夏人口快速增長。

人地矛盾,才逐漸凸顯。

後世朝代若再行分封,反而更容易動搖根基。

西漢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唐宋吸取教訓不再實封。

朱元璋不信邪,結果導致明初靖難之役。

姬宮湦打造大周帝國,天下諸侯將無一幸免。

……

二月初,天氣轉暖。

南郭商號在延乙期主持,正式啟動河西大渠挖掘工程。

大量新國人紛紛湧入,趕在春耕前賺取錢財。

淮上地區隨即傳來戰報。

在此之前,陳公燮伐滅偃國、柏國與房國。

根據雙方密約,隨即便將此三國疆域交由大周轄治。

屠休司職南陽郡太守,姬宮湦便命其暫時兼任淮陽郡太守,接管此三國疆域。

過程相對簡單,無非便是設置偃邑縣、柏邑縣與房邑縣。

三國遺民,自行抉擇去留。

姬宮湦曾定下決斷之期,最遲不得超過一月底。

凡不願歸附天子者,必須在二月前離開,否則將被視為奴隸。

越早入籍新國人,則會優先安排遷居之地。

原本以為,歲初便能結束。

結果中原遭遇寒冬大雪,淮上地區亦被殃及。

許多新國人尚未來得及遷居,不少三國遺民亦沒有按時離去。

正當屠休打算上疏奏請,延緩決斷之期。

陳公燮便悍然起兵。

不到十日,便接連攻滅頓、項、沈、蔡、養等五國。

其中頓國、項國及沈國,均與陳國都邑相鄰。

姬宮湦前世,陳國都邑處淮陽區,頓國疆域為商水縣,項國為項城市,沈國為沈丘縣,均屬周口市一帶。

陳國兼並三家相鄰諸侯國後,當即效仿晉國與衛國,分別設頓邑、項邑與沈邑。

隨後又快速發兵,輕鬆攻滅蔡國與養國。

蔡國即前世上蔡縣,為雙方密約的疆界起點。

屠休收到陳公燮傳訊後,在虎嘯軍甲士的護送下,前去接管蔡國故地。

養國位於前世皖西北,阜陽臨泉縣東南隅。

陳公燮將其視為最大跳板,

戰事剛告一段落,便立即將養國故地設為陳國養邑。

不等陳國甲士休整完畢,淮上殘剩諸侯國,再度上演棄國而逃。

先是桐柏山東麓殘剩之道國,隨後為其東南之江國,最後便是淮水北畔之息國。

屠休隻得加快速度。

將最新事態向上奏報,同時接管道國、江國、息等國舊地。

姬宮湦收到奏報,卻沒有感到絲毫激動。

淮上諸侯國總計十五家。

陳使胡崠覲見之時,便已商定各自占據七家。

大周接管偃、柏、房、蔡、道、江、息等國,陳國吞並頓、項、沈、養、蔣、胡、譙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