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宮湦眼見烏掌倉心境崩潰,頓時趁虛而入。
“孤王如何毀滅天下?”
烏掌倉道:“虞夏失道,殷商宗法代之。殷商尚神,周室禮樂代之。而今周室崩壞,當以諸侯霸道代之。”
姬宮湦不禁大笑:“諸侯貪婪,何以能代之。”
“自然是義士也!”
“孤王為何不能霸道?”
“霸道之源,乃生民也。爾以屠民取樂,實乃倒行逆施,猶如夏桀商紂也!”
“孤王之所屠,皆罪有應得。”
烏掌倉道:“吾言盡於此!”
姬宮湦深吸一口氣:“孤王尚有一問,太公望與周公旦,可是鬼先生門徒?”
烏掌倉默然頷首。
姬宮湦當即撫掌大笑:“多謝鬼先生指教。”
不得不說,鬼先生門徒預測天下走勢,精準到令人肅然起敬。
前世史書所載,西周之後,諸侯爭霸於春秋,義士湧現於戰國。
秦起於變法,亡於嚴苛。
漢初推崇無為而治,最終卻亡於兵強馬壯。
重生周幽王後,姬宮湦已強行改變天下走勢,亦或說提前開啟春秋戰國。
鬼先生門徒結合實際,自然會不惜代價阻止。
春秋之所以為春秋,是因為鐵器普及與人口增長需要時間。
是以春秋之戰爭,仍能遵循周禮,不以擊殺多寡為功,而是以他國屈服為上。
待到戰國時期,生產力完成質變,人口級別從數百萬躍升至數千萬。
於是戰爭轉向屠戮模式。
再往後,水淹、坑殺、屠城等,逐漸登上曆史舞台。
姬宮湦緩緩轉過身,朝王城死牢大門走去。
寺人尨忙問:“大王,烏掌倉該如何處置?”
姬宮湦道:“其已心死,便順從其願,命人將之葬於驪山。”
太督內史冂全程一言不發,如今已回過神來。
“如何向東市商賈解釋?”
姬宮湦笑了笑:“北方有某國,欲效仿王城東市,於是便委托角人六指,在戴國收購宋國奴隸。”
太督內史冂不解:“此事與烏掌倉之死,如何能扯上關係?”
姬宮湦悠悠道:“為盡快聚集天下商賈,北方某國秘密派遣細作烏掌倉,製造汙蔑東市之言論,以達到損人利己之目的。”
“聽信者,或不多也。”
“隻需將此事對外宣揚,世人信與不信,又有何區別?”
太督內史冂頓首。
縱使有人不信,伴隨時間推移,本就與自身無關之事,很快便會被淡忘。
姬宮湦內心頗為舒暢。
既確認神秘人真實身份,還首次取得勝利。
更為關鍵一點,神秘組織從此不再神秘。
必要之時,甚至能借道衛國,派兵攻打其門派駐地,將鬼先生門徒一網打盡。
當然,如今尚無必要。
此前開疆拓土,變相利用鬼先生門徒,十餘家諸侯棄國而逃,使姬宮湦輕鬆吞並其疆土。
如今改為人口爭奪戰,亦可利用鬼先生門徒。
……
次日一早,天子告安。
姬宮湦重新召見諸國使臣。
齊、魯、燕、宋等四國,此前已經獲召見,接下來便輪到陳、衛、翼、楚、晉等五國。
陳公燮仍以胡崠為特使,連同駐使胡倜覲見。
有媯子騭認親在前,胡崠與胡倜並未拘謹。
牽涉國事,胡倜有所收斂。
胡崠則直接道明來意。
“啟稟天子,遵照周陳之密約,大周已盡得淮上七國,並新置淮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