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五霸最強國,七雄湊數者(1 / 2)

晉軍占領肥國疆域後,便效仿大周王師,對白狄肥氏族人斬草除根。

一時間,肥國血流成河。

白狄分四大氏族,除肥氏外,尚有仇猶氏、鮮虞氏與鼓氏。

聽聞肥國淪陷,其餘三大氏族深知,晉國圖謀甚大,很快便會輪到自身。

正所謂唇亡齒寒,即便是戎狄亦知其理也。

仇猶氏、鮮虞氏與鼓氏正紛紛起兵,打算聯手奪回肥國舊地。

晉國與白狄即將全麵開戰,一直寓居河東的稷戎王,終於如約展開行動。

此前,姬宮湦以發展畜牧為名,與稷戎王確定租地育苗之事。

現如今,南郭商號已在稷戎疆域開展活動。

據延乙期此前奏報,南郭商號已順利租下稷戎人十萬畝田地。

鋪墊已經開始逐步落實。

作為重頭戲,姬宮湦曾與稷戎王,趁晉國北征白狄時,由稷戎王派兵攻打晉國。

大周王師將仿照此前,暗中調遣甲士協助。

姬宮湦此前抽空征剿條戎,正是為如今局勢早做準備。

前世曆史學中曾有概括,一部春秋史,半部晉國史。

晉國能夠獨霸春秋上百載,其家底不言而喻。

西周末年,趙叔帶、隰叔等人均投奔晉國,可見其發展潛力有目共睹。

姬宮湦欲盡收天下,各中小型諸侯國,根本無需過多費心。

至於九大諸侯國,則需要綜合各方進行考量。

燕國屬實太過遙遠,並且正被山戎欺淩。

倘若燕國不主動作死,便等平定中原後,再對其展開行動。

齊國與魯國亦遠在東海之濱,彼此互相製衡,往後再徐徐圖之。

楚國正在墾荒江水以南,亦屬於後期目標。

宋國、陳國、翼國與衛國,均地處中原,乃中期目標。

至於晉國,則首當其衝。

即便晉國此前不背刺,姬宮湦亦將其列為覆滅首選。

就地勢而言,晉國地處汾水穀地,目前與大周共分河東之地。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就國力而言,據邦諜估算,晉國人口早已突破二十萬。

若任其繼續發展壯大,必然會成為大周強敵。

就曆史走勢而言,戰國七雄當中,魏趙韓三雄皆出於晉國。

而今秦國已被提前掐滅,自然便輪到晉國。

若能繼續吞並晉國,戰國七雄便會夭折其四,餘下齊、楚、燕三雄。

前世史書中,齊國雖曾稱雄春秋,戰國時期表現卻頗為拉跨,甚至發生陳氏代齊。

楚國看似疆域最為廣闊,實則過於虛胖。即便亡秦必楚,楚國亦無法一統天下。

燕國,屬於七雄湊數者。

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燕王噲聽信蘇代之言,禪位於相國子之。

兩年後,太子平與將軍市被反叛。子之雖平定叛亂,卻導致國度局勢動蕩。

齊宣王瞅準時機,派匡章領兵,僅隻三十日便攻滅燕國,並殺死燕王噲與之子。

若非齊軍作惡,致使燕人反抗複國,戰國便隻有六雄之說。

趙國曾對燕國有大恩。

齊滅燕後,趙武靈王護送燕王子職趕回燕國,保住燕國一絲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