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臣絲毫不懼:“正是!”
姬宮湦笑道:“孤王曾聞,宋國有一老叟,親眼目睹其鄰居,吃飯時被噎死。”
“與此事有何幹係?”
“老叟因此害怕,從此不敢再吃飯。結果不到三日,便被活活餓死。世人聽聞後,皆嘲笑其因噎廢食。”
近臣頗為頑固:“無論此事真實與否,均不能與社稷大事相提並論。”
姬宮湦刻意長歎一口氣,轉而望向陳公燮。
“陳公若是有所擔憂,現下仍可拒絕此事。往後孤王親取徐夷,卻與陳國無關。”
陳公燮分別往左右一瞥,隨後起身拱手行禮。
“天子之策並無不妥,明歲開春雪化時,臣便舉兵攻打徐夷!”
姬宮湦撫掌大笑:“善!”
近臣眼見無法挽回,便朝陳公燮鄭重躬身。
“臣言盡於此!”
隨後,又麵向姬宮湦。
“外臣方才言語,多有僭越之處,還請天子治死罪!”
姬宮湦道:“爾恪守臣子本分,何罪之有?”
近臣頗為詫異:“外臣曾聞,天子乃暴君也!”
姬宮湦大笑:“孤王雖自詡暴君,卻隻對仇敵殘暴。陳國乃大周股肱,正如而今歸附之淮夷部族,孤王自當仁德相待。”
近臣俯首戢耳:“天子聖明,外臣無比敬佩!”
“爾可願留下姓名?”
“外臣本是項國公族分支,陳公曾對外臣有救命之恩,外臣便改以陳為氏,單名為良,現司職陳國項邑大夫。”
姬宮湦點點頭:“知恩圖報,方為人也!”
陳良頓首:“諾!”
……
不知不覺,午時將至。
淮水北岸淺灘內側,一張張幾案整齊擺放。放眼望去,雖然有些密密麻麻,卻隱隱透露著陣陣恢宏氣勢。
姬宮湦站在臨時大帳,看著淮夷部族首領陸續到場入案,內心深處突然萌生一個想法。
倘若以淮水為主軸,優先拿下夷族與百越。
隨後依托江南魚米之利,再大舉北進,圖謀中原,會不會更為輕鬆?
前世史書之中,北伐猶如一個魔咒,唯獨朱元璋最終功成。
究其原因,南宋以前,南方無論人口基數、糧食產量、商業規模及騎兵戰車等方麵,均不及北方。
此外,還有更為重要一點,南方多山地叢林,更適合百姓躲避戰亂。
前世古代之時,並無所謂國家民族榮譽感。
無論是誰做皇帝,普通百姓永遠處於被盤剝階層。
能夠勉強活下去,才是普通百姓終極追求。
麵對朝堂橫征暴斂,大不了一走了之,躲進山溝溝裏,靠著薄田山泉,也能繼續繁衍。
即便姬宮湦重生前那個年代,仍然有不少人居住在大山之中。
正因如此,南方根本無法誕生出強大的朝廷。
即便北伐成功首創者朱元璋,其根基亦是江淮一帶,屬南北交界之地。
現如今,中原格局初步成型,若想繼續撬動,必須要等待合適時機。
搶先吞並夷族與百越,則是隨時可以為之。
長遠來看,南方本就在擴張序列,提早完成吞並,還可以盡快融合夷族與百越。
語言、文字、服飾、風俗等方麵,均需耗費大量時間,進行經年累月引導,最終才能逐漸趨於一統。
西周末年之時,夷族與百越大多尚未形成民族文化閉環,反倒不像前世那般複雜。
隻要繼續推行郡縣製,普及新國人之策,讓普通百姓能夠活下去,其等便會主動擁護大周。
姬宮湦正思索著,寺人尨邁著小碎步趕來。
“啟稟大王,開宴時辰已到!”
姬宮湦先是頷首,接著緩緩站起身,在斧鉞甲士引路下,邁步朝主案走去。
陳公燮亦已提前到場。
在眾人凝視中,四周鑼鼓聲大作,姬宮湦正式落座主案。
屠休率先起身:“拜見大王!”
陳公燮緊隨其後,淮夷部族首領亦紛紛效仿。
姬宮湦抬起手示意,宴會很快便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