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宋人學飛翔,宋商思祭祖(1 / 2)

寺人尨簡單回答:“目前仍在繼續穩步推進。”

姬宮湦問:“河東之地如何?”

寺人尨笑道:“白狄聯軍仍據城而守,上黨赤狄亦不敢擅動。張魨將軍曾言,若非大王軍令在前,其早已發兵北征。”

“派人告知張魨,待大周成功吞並蜀國之日,便是其攻滅白狄聯軍之時。”

“諾!”

姬宮湦繼續追問:“赴齊者可有消息回傳?”

寺人尨答:“大王曾曰,事以密成。依照此前所定計策,赴齊者短期內不會回傳消息。”

姬宮湦忍不住伸起懶腰。

“如此說來,孤王倒是難得空閑,正好可以繼續慢慢巡視,再返回鎬京王城。”

內史伯朙聞言一笑。

“大王長期東奔西跑,確實應當好好歇息一番。”

姬宮湦問:“內史與周輕,是否要外出遊玩?”

內史伯朙道:“吾等追隨大王左右便可,無需外出遊玩也。”

“周輕亦是此意?”

“周輕道,大王行事頗為有趣,追隨大王左右,勝過外出遊玩。”

姬宮湦正欲搭話,卻聽帳外傳來急促馬蹄聲。

眨眼間,便有一名長羽甲士衝進臨時大帳。

“啟稟大王,翼國突然興兵,即將討伐宋國。”

姬宮湦頓感莫名其妙。

“翼國與宋國雖有舊怨,卻早已勘定邊界,為何又會出現戰端?”

長羽甲士當即詳細描述。

一切,皆從驍騎軍接管衛國垣邑之後說起。

大周疆域形成虎口甕型,便將翼國包裹其中。

翼伯喧深知,大周優待歸附者,為避免翼國子民大規模流失,便加強周翼邊關管控。

姬宮湦忙於戰事,懶得理會翼伯喧這一舉動。

周翼邊關不暢,翼國子民若要外出,便隻能改走宋國。

宋公白行事以仁義自居,非但不阻攔翼國子民,反而提供方便。

本以為宋翼子民交往增多,兩國關係會因此和緩。

結果,翼國子民卻不知感恩,反而以周王室嫡係後裔自居,對待殷商後裔之宋國子民,時常趾高氣昂。

在此期間,更是有人用心編排宋人兩大趣聞。

第一則,名為宋人學飛。

《詩經·商頌》中描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此乃宋人祭祀殷商先祖之詩文,本意是自詡出身高貴。

相傳,五帝之一帝嚳高辛氏,其第二名妃子為有娀氏的女兒簡狄。

娀與鬆同音,為上古國名,大致位於山西運城一帶。

某一日,簡狄與兩名女伴一起到河中沐浴。

天空突然飛過一隻玄鳥,並產下一枚蛋,落到簡狄身邊。

關於玄鳥是何鳥,典籍並非詳細記載,即便宋人亦無法描述,隻知其為通體黝黑,大致為燕子、貓頭鷹一類。

簡狄撿起鳥蛋吞進肚子,因此而懷孕,隨後生下契。

契因為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至商地,並賜予子姓,由此正式建立商部落。

有宋國少年聽聞,便以為自己乃玄鳥之後裔,應當如同玄鳥一般,可以振臂飛翔。

隻是先祖傳承血脈時,逐漸遺忘飛翔之法。

於是,宋國少年便踏上學習飛翔的漫長旅途。

三載後,宋國少年途經一處懸崖,無意間撞見雛鷹學習飛翔。

隻見母鷹將雛鷹推出巢穴,雛鷹極速下墜,隻能不斷撲騰雙翼,結果竟然很快學會飛翔。

宋國少年因此頓悟,於是便爬上懸崖,效仿雛鷹跳下懸崖。

最終,宋國少年屍骨無存。

世人因此嘲諷宋國少年,並稱之為宋人學飛。

若是放在往常,宋人早已習慣被編排抹黑,對各類趣聞與寓言,均能從容應對。

然而,這則宋人學飛趣聞,卻是惡意滿滿。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其看似嘲諷宋國少年蒙昧無知,實則卻在貶損殷商先祖,將“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視為笑話。

且不說何人如此無聊,始終跟隨宋國少年記錄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