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宮湦放緩語氣:“齊侯打算如何延期與變更?”
呂頓道:“改歲貢為月貢,每月均交接十八萬斤海魚幹,使齊國府庫能夠細水長流。”
姬宮湦掐指一算:“每歲十二個月,每歲便需二百一十六萬斤,較先前一百八十萬斤,多出三十六萬斤。”
“多出者,便算利息。”
“如此倒也彼此互惠互利。”
呂頓忙問:“天子意下如何?”
姬宮湦頷首:“孤王準了,明歲一月起,便照此執辦!”
呂頓當即拜謝:“天子聖明!”
調整完齊國朝貢模式,呂頓已再無要事,於是選擇起身告退。
姬宮湦並未挽留,畢竟魯國駐使季績父與衛國駐使衛賁,仍在等待召見序列。
“寺人尨,宮門之外,可還有人等候覲見孤王?”
寺人尨如實道:“啟稟大王,魯使季績父及衛使衛賁,均未遞交國書。小的鬥膽猜測,其等應當明日才會請求覲見。”
姬宮湦道:“聖賢曾曰,今日事當今日畢。孤王既已召見宋使皇甫蠡、陳使胡倜及齊使呂頓,那便一並讓魯使季績父與衛使衛賁覲見。”
寺人尨當即領命:“小的這便派人前去宣召!”
……
午後,衛使衛賁率先抵達。
此前中原大澇,衛國通過運送流民抵數,已將朝貢繳納至十餘載後。
而今衛國與大周之間,僅剩朝歌城交割之期未定。
衛賁踏進大殿,先是簡單行禮,接著便選擇直奔主題。
“啟稟天子,衛國營造新都邑甘丹,受今歲雪災影響,進度有所遲滯,尚需拖延一些時日,方能如約交割朝歌城。”
姬宮湦笑道:“天災無人可測,爾等工期有所拖延,實屬情理之中。”
衛賁拱手:“多謝天子寬限。”
“今歲雪災肆虐長達兩個月,衛侯打算何時交割朝歌城?”
“最遲明歲三月底!”
“那便以明歲三月末為最後期限,屆時大周王師驍騎軍將會前去接管,衛侯應提前備好,以免因交割倉促而導致生變。”
“諾!”
衛賁說完,便想起身告退。
姬宮湦卻道:“衛使暫且留步,孤王尚有一事,需爾親自轉告衛侯。”
衛賁略微有些驚訝:“敢問天子,卻是何事?”
“今歲雪災,上黨赤狄與北域白狄人口牲畜均死傷慘重。依照以往慣例,其等必然會傾巢而出,南下劫掠華夏子民。”
“天子之意,可是率先北征?”
姬宮湦頷首:“大周現已奪取霍邑,明歲便可發兵圍困太原城。上黨赤狄臨近衛國,衛侯應當早做打算。”
衛賁道:“啟稟天子,衛侯對此早有應對之策。”
姬宮湦下意識追問:“莫非上黨赤狄諸部,願意舉族歸附衛國?”
衛賁搖搖頭:“今歲雪災,上黨赤狄諸部流民無數。衛侯便效仿天子,將其等入籍為衛人,並賜予百畝農莊讓其等安身。”
“不知入籍多少人?”
“外臣亦不知具體數額,大致為上黨赤狄一半人口,而且目前仍未停歇。”
“不戰而納赤狄之民!衛侯若能以此計策,徹底解決上黨赤狄隱患,孤王將昭告天下各諸侯國,並鑄鼎以銘刻衛侯功績。”
“外臣謹代衛侯,多謝天子!”
姬宮湦佯裝無意問:“屆時所獲上黨之地,衛侯打算如何處置?”
衛賁心中一緊:“上黨之地,目前仍在赤狄掌控之中。需待衛國正式奪下後,衛侯方能親身思索處置之法。”
姬宮湦道:“孤王無意沾染上黨之地,衛侯若能奪下,那便歸衛國所有。”
衛賁頓時欣喜若狂。
“天子聖明!”
姬宮湦清咳兩聲:“衛侯務必盡早發兵上黨!倘若赤狄劫掠大周新國人,大周王師搶先一步攻滅赤狄,那上黨便歸大周所有。”
衛賁忙道:“衛侯早已派出精銳甲士,坐鎮太行山重要通道,定然不會讓赤狄越界,南下戕害大周新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