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野人既然沒有國人身份,那便沒有載入陳國籍冊。
如今其等跨越周陳邊界,舉辦圍獵儀式,隻要陳國表態,其等不歸屬陳國管轄,便可以在周陳邊界自行穿梭。
簡而言之,隻要沒有國籍,那便不算越界。
胡崠聽完後,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並當場擬定文書,同時向野人頭領通傳。
如此一來,反倒讓屠慕有些始料不及。
在屠慕心中,讓陳國放棄這些野人,本就是談判上限,哪知道胡崠根本沒有討價還價,而且異常積極去落實。
事出反常,必有利益牽扯。
屠慕當即命人上書,請邦諜團協助調查原因。
派往陳國的邦諜很快查清,原來這些野人的安置地,就在胡崠封地旁邊。
此前,雙方曾因田地界線發生小規模衝突。
胡崠雖然沒有親自出麵,卻也對這些野人心生怨恨,尤其是得知小舅子被對方劃傷胳膊,便開始謀劃將對方趕走。
這些野人是陳公燮親自下令安置,胡崠身為陳國重臣,自然不能明目張膽驅趕,隻能耐心等待合適時機。
屠慕所提,正中胡崠下懷。
這些野人不歸屬陳國,那便無權繼續留在安置地。
更為關鍵一點,此事由大周屬官屠慕提議。
胡崠隻需對談判過程稍加優化,便可以名正言順將這些野人趕出安置地。
屠慕得知胡崠圖謀時,有關文書早已正式擬定。
陳公燮雖然覺可惜,但是為了維係周陳關係,便在有關文書蓋上國君印璽。
野人頭領收到通傳君令,並沒有特別反應,隻是關心圍獵儀式能否繼續舉辦。
胡崠告知野人頭領,隻要接受君令,不再歸屬陳國,便可以照常進行。
野人頭領當場欣然領命。
整個野人部落上下,悉數淪為毫無歸屬之人。
屠慕曾暗中派人試探野人頭領,得知其對大周現狀知之甚少,歸附意願並不強烈,於是便想出新的應對之策。
等到圍獵儀式結束,屠慕便同時向胡崠及野人頭領提議。
這裏既然是野人部落祖地,如今無人耕種,倒不如讓他們重歸祖地。
為避免邊界糾紛,野人部落成員便以現有圍欄為界,往後不得擅自離開,由周陳守軍共同負責監管。
野人頭領當即表示讚同。
他們本就生活在這裏,除通過行腳商賈,交易鹽巴、毛皮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外,極少跟外界產生交流。
屠慕最新提議,正是幫助他們恢複以往生活。
胡崠深知,陳公燮對人口頗為重視,此番舍棄上千野人歸屬,是出於大局考慮。
野人祖地大部分在陳國疆界之內,讓野人重歸祖地,那便相當於有實無名。
即野人名義上不再歸屬陳國,實際卻繼續生活在陳國。
三人一拍即合,就此商定。
事後胡崠如何說服陳公燮,姬宮湦不得而知。
屠慕此舉真正意圖,卻在密報之中寫得一清二楚。
野人祖地位於息國故地東北,與蔣國故地相鄰。
去歲淮水天子宴,陳公燮親自赴宴,並與姬宮湦商定,將蔣國故地即蔣邑劃給大周,換取王師參與討伐徐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