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參照周宣王禍亂魯國,宋公白會迫於天子威嚴,立嫡三子公子廩父為宋國太子。
隨後不久,宋公白薨亡,公子廩父繼承君位,成為宋國國君。
公子司空為嫡長子,其子嗣不服公子廩父,便聯合宋國卿士貴族,殺死公子廩父,自立為宋國國君。
天子因此震怒,派遣王師誅殺公子司空子嗣。
宋國內亂平息後,因全程未曾參與宋國內亂,嫡次子公子皇父獲得天子器重,被正式敕封為宋國國君。
公子皇父想到此處,當即朝姬宮湦發出質問。
“天子可是要效仿宣王,使宋國深陷內亂?”
姬宮湦仰天大笑:“哈哈哈!孤王乃暴君也,麾下王師九軍所向披靡。若要禍亂宋國,隻需編造罪名,派遣王師討伐即可。”
公子皇父神情無比堅定。
“翼國內亂之因由與下場,尚且曆曆在目也!外臣不僅是宋國子民,更是宋國公族血脈。若為維護宋國平穩,外臣甘願赴死!”
姬宮湦拍了拍手:“爾能有此心誌,孤王甚是欣慰。爾大可放心,孤王早已言明,絕對不會幹涉宋國君位繼承。”
“明裏不會,暗裏可會?”
“爾如今已經認定,孤王定會禍亂宋國。萬一宋國真的發生內亂,即便與孤王毫無關係,爾亦會以為孤王乃幕後主使。”
“天子主動提及齊人爭家產趣聞,如何讓外臣不心生懷疑?”
“孤王隻是據實而言,恰巧有感而發!爾等兄弟本就麵和心不和,即便孤王不巡遊宋國,爾等兄弟亦會彼此猜忌!”
公子皇父見姬宮湦如此,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外臣並非有心……”
姬宮湦佯裝索然無味:“孤王見爾等兄弟如此,預感到將來不久,宋國極有可能發生內亂,便想從旁化解。”
公子皇父有些恍惚:“天子今日所作所為,是為幫助宋國化解內亂隱患?”
姬宮湦道:“方才孤王主動開口,招攬公子撝與公子廩父,若其等因此離開宋國,宋國定然不會發生內亂。”
聽到如此特別的解釋,公子皇父竟恍然大悟。
“天子之本意,原來如此!”
姬宮湦刻意轉過身,改為背對著公子皇父。
“孤王已經為此盡力,隻可惜,宋公白舍不得放其等離去。爾若是堅持懷疑孤王,那便繼續懷疑罷。”
公子皇父連忙躬身:“外臣謹代宋國二十萬子民,多謝天子厚恩!”
目的已經達到,姬宮湦便不再繼續開口。
如何區別對待宋國四名重要子嗣,姬宮湦已經提前進行詳細推演。
涉及嫡長子公子司空,隻需保持冷漠的態度,便能讓其他子嗣滋生爭奪君位的念頭。
姬宮湦前世史書中,宋公白於公元前七百六十六年薨亡,即犬戎攻破鎬京五年後。
公子司空於次年正式繼位,在位十八載,諡號宋武公。
眾所周知,凡是諡號武王與武公之王侯,生平均有突出的戰爭功績。
前者如周武王姬發,目前尚為孩童的楚武王熊通,將來不複存在的秦武王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