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安宋大軍與護國大軍保持對峙狀態。
如今,伴隨氣溫不斷降低,雙方已在前線徹底脫離接觸。
麵對嚴寒凜冬,戰爭勝敗正逐漸顯得沒那麼重要,如何避免凍死餓死,才是所有人的重中之重。
無論是安宋大軍,亦或者護國大軍,均命甲士收縮回營地,盡量減少己方甲士損失,以確保明歲開春雪化時,不被對方壓製。
宋國內亂雖然暫時停止,宋國子民卻依舊大舉外逃。
小意外隨即發生。
由於通往大周的陸路淩亂狹小,不少宋國子民湧向大河南岸,希望能夠搭乘船隻進入大周。
結果由於大河封凍在即,絕大部分船隻已經靠岸停航。
此時棄國而逃的宋國子民,大多數為普通國人,本就缺錢少糧,如今自然無力折返,即便折返也難以在寒冬存活。
沿大河南岸溯遊而上,恐怕尚未離開宋國疆域,便會因為饑寒交迫,直接凍死在半路。
唯一的活路,隻能滯留在碼頭,等待船隻奇跡般出現。
結果,竟然真的有船隻,奇跡般地出現在大河水麵。
船隻隸屬天通商號,使用者正是趕往濟北郡赴任太子姬宜臼。
中型貨船獨自行駛在河中,岸邊宋國子民見狀,頓時發出滔天求救呼聲。
太子姬宜臼見狀,下意識便要靠岸一探究竟。
幸虧貼身護衛阿夔有先見之明,深知岸邊宋國子民陷入絕境,船隻一旦靠岸,猶如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會被宋國子民不顧一切搶奪。
這便好像落水者,出於求生本能,會拚命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東西。
因此,救援落水者時,最好等到落水者耗盡力氣,否則很容易搭上自己的性命。
太子姬宜臼聽罷,當即命人稍微靠近南岸,距離碼頭尚有二十丈左右,便直接拋錨停下。
岸邊部分宋國子民先是抱怨,隨後高聲讚美討好,見到船錨已經觸底,瞬間便惱怒異常,甚至出言辱罵對方見死不救。
太子姬宜臼見此場景,心中頓時感到一陣後怕。
阿夔隨即想出對策,直接將太子姬宜臼身份公開,同時告訴岸上宋國子民,太子姬宜臼不忍其等饑寒交迫,提供三條出路。
其一,若是錢糧並不急缺,可以耐心等待些許時日,直至大河水麵被徹底封凍,便能步行走到北岸。
屆時大周屬寮人員亦會悉數到位,幫助其等入籍新國人。
其二,尚有十數日口糧者,可以溯流而上,前往翼國故地。
翼國故地雖然並未真正勘定,但是已經有屬寮陸續抵達,大周府庫賑濟倉首批糧食亦在運送途中。
此時啟程,應當能夠趕上。
其三,僅剩數日口糧者,則可以順流而下,前往姚地碼頭。
太子姬宜臼將會加快行船速度,從姚地碼頭借來船隻與糧食,再沿岸折返接收順流而下者,隨後一同前往濟北郡。
濟北郡已正式歸屬大周,為快速推行郡縣製,早已提前籌備大量越冬糧食,現下最為緊缺之處,便是真心歸附大周的人口。
前往濟北郡者,大周將提供沿途與越冬所需糧食,並在上岸後第一時間辦理入籍新國人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