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宮湦清咳一聲,隨即抬抬手,寺人尨立刻停止用刑。
“大周所轄疆域之內,可還有鬼先生餘孽?”
呂頓答:“吾收到密令,與崔仲白傾盡全力,一同營救趙叔帶。為避免事成之後遭到瘋狂追查,此前便已知會所有徒眾,趕在十一月前逃離大周。”
姬宮湦追問:“均已逃離?”
“吾所知曉之徒眾,皆已悉數逃離。至於聞所未聞者,或有漏網之魚。”
“鬼先生餘孽悉數逃離,何人營救趙叔帶?”
“崔仲白麾下有數十名小廝,與死士無異,足以趁天子宴會群臣時,悄悄將趙叔帶救出,隨後偽裝成普通人,分成六路南逃。”
“人少以方便潛逃,如此倒也能說得通。”
呂頓不忘將話題繞回去:“事已至此,想必那數十名小廝已經殞命,是以吾認為,鬼先生徒眾均已逃離大周。”
姬宮湦又問:“爾與崔仲白已是寰主,為何仍要聽從他人密令?”
呂頓道:“吾與崔仲白是受太公望血脈餘蔭,方才身居寰主之位。實則與門徒相差無幾,崔仲白專司賺取錢財,吾負責長期潛伏。”
“必要之時才啟用?”
“正是!”
“為何要營救趙叔帶?”
“具體內情吾並不知曉,但應當與公子錦鴛有關。”
姬宮湦隨即逐一深入,很快便對整件事有初步了解。
鬼先生七大寰主,除去呂頓與崔仲白兩位湊數者,實際執掌權柄的隻有五人。
五人誌向均不相同,原本周幽王昏聵無能,其等尚能齊心推演天下大勢,並各自選擇實現誌向的去處。
譬如趙叔帶,因祖上出身緣故,堅信選賢任能方為興國安邦之道。未來不久,諸侯將會重用異姓卿士,公族則會逐漸消亡。
以姬宮湦的視角,根據前世史書所載,趙叔帶的預測與誌向十分準確。
晉國稱霸春秋,靠得便是三軍六卿製度,最後三家分晉,亦是因為三軍六卿製度。
戰國之後,公族勢力便逐漸在朝堂中消亡。
反觀公子錦鴛,在姬宮湦尚未重生周幽王時,雖然失去本該屬於自己的魯國國君之位,卻很沉得住氣。
在公子錦鴛看來,天下即將迎來大亂,魯侯稱如此軟弱,根本無力庇護魯國子民。
屆時魯國生亂,自己便可以帶領心腹下屬,以伯禦之子的名義平亂,進而獲得魯國子民的擁戴,拿回本該屬於自己的魯國國君之位。
再往後,便是全力治理魯國,使魯國成為天下諸侯之伯長。
結果,姬宮湦因為重生,先是斬殺褒姒祭旗,接著征討戎狄,陸續吞並關中諸侯,組建王師九軍,徹底革新朝堂,推行新國人之策與郡縣製,很快便成功力挽狂瀾。
眼看周王室日漸強大,甚至已經達到天下諸侯聯手,也無法撼動根基的程度。
公子錦鴛再也無法沉住氣。
於是,在取得齊侯購信任之後,公子錦鴛便暗中勾結萊夷王,企圖掌控齊國與魯國,再與姬宮湦正麵抗衡。
最終,公子錦鴛身死。
迄今為止,鬼先生七大寰主,隻剩三人身份不明。
公子錦鴛曾透露,其中一人為宋國卿士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