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搬運巨石,對已學知識的靈活運用(2 / 2)

“別想了,就他說的那麼大的大理石,動輒上十噸重,五分之一的力?他們這些人體重加起來都達不到。”

就在網友們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名佃農率先跑了回來,指著遠處一個方向說道:“那裏有一塊大理石,應該符合你的要求。”

“走。”

楊梓江當即動身跟了過去。

跟著佃農來到目的地,一塊兩米見方,一米多高的巨型大理石靜靜躺在草地裏麵,周邊還有不少細碎的小石頭。

確實是一塊不錯的石頭,不過為什麼單獨就這麼一塊石頭待在這呢?楊梓江四下張望,發現不遠處就是一座山壁,看這樣子應該是那山壁上剝落下來的。

不過從大理石和山壁的距離來看,除非是從很高的位置掉下來,不然不應該距離這麼遠才對。

想到這裏,楊梓江當即爬到大理石上麵四下查看,畢竟那麼高的山壁上掉下來,指不定已經摔得四分五裂。

然而圍著大理石轉了一圈,楊梓江都沒有在大理石上發現任何一絲裂縫,從大理石上下來後,楊梓江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錯,這塊石頭我很滿意,今天你的加班積分翻倍。”楊梓江滿意點頭,“去讓其他人停下,把我做的桔槔搬過來。”

“桔槔?”佃農有些不明所以。

楊梓江一隻手扶住額頭:“唔……就是那個T字形的樹幹。”

哪怕楊梓江已經把這東西念出來了,大多數網友還是不明白,紛紛疑問“節高”是什麼玩意。

而研究所的白大褂男子雖然看懂了,卻也懶得給其他人解釋,隻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小聲嘀咕道:“就連桔槔這種古代生活用具都知道,這小子完全就是一個行走的古代百科全書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這個節目時間久了,很明顯這一屆的網友比之前好很多了。

至少他們猜到了是要用杠杆原理。

等大夥帶著桔槔過來,楊梓江用桔槔T字形立柱一端的錐形鑿入泥土裏麵,讓桔槔穩穩地立在地麵上。

隨後楊梓江又命人用麻繩分別綁在橫杆短的一端和大理石上。

網友們說的沒錯,這塊大理石重量超過十噸,就算隻需要五分之一的力,這些人的體重加起來也不夠用的。

不過楊梓江接下來叫大夥搬了一些碎石扔進籮筐裏麵,然後用麻繩將籮筐綁在橫杆長的那一邊後網友們便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隻要籮筐裏麵的石頭重量,略低於那塊大理石的五分之一,那麼大夥隻需要輕輕用力,便能把巨石給抬起來。

而此時立柱處於巨石和四合院的連接線上,大夥隻需要驅使橫臂旋轉一百八十度,巨石便往四合院移動了兩倍短橫杆的距離,如此往複,巨石便可被運送回家。

古代桔槔主要是用來讓大夥在井裏打水的時候省力的,如今被楊梓江用來搬運巨石,也算是對已學知識的靈活運用了。

而彈幕上除了驚訝以外還有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