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主播不說我還一直納悶這雞怎麼掉毛呢。(1 / 2)

李星辰趁著製作加棉絮的紙巾的同時,又讓老劉和潘岩尋了一些桐樹果回來。

桐樹果經過石臼的碾壓,壓榨出來的液體通過過濾、蒸煮後,留下了一些植物油。

這個油就是生桐油。

先將桐油倒入洗幹淨的生鐵鍋中,保證鍋內沒有酸、堿和其他物質,然後用柴火加熱。

將油熬煮約莫30分鍾後,保溫3分鍾,讓水份全部逸出,然後繼續升溫。

隻見楊梓江時不時就要從鍋中取出幾滴油在鐵板上進行粘度測定。

這是因為油溫超過260度會造成桐油瞬間固化成塊而無法使用。

當手指粘油拉起的油絲達2厘米長時,楊梓江趕緊把油鍋端起來放在風口處倒入冷鐵鍋中迅速冷卻。

整個熬油過程都要不斷攪拌,使油煙逸出,增加桐油的均勻受熱量,增加油的透明度。

如此熬出來的油就是熟桐油。

因為整個過程又是熬煮又是冷卻,還一直攪拌,用手指測試,不明所以的網友也是紛紛開始猜測。

“我悟了,這個時期很多皇帝都想煉製長生不老的丹藥,所以主播現在是在煉金!”

“好一個煉金術士,你這腦洞不去寫小說浪費了,如果沒猜錯的話,他是在煉製瀝青。”

“……你知道瀝青是從石油裏提取的麼?主播哪裏來的石油?會說你就多說點,咱們國家的能源就靠你這張嘴編了。”

還是有比較靠譜的網友說道:“根據主播平常的操作過程,他這些都是做的準備工作,如果沒猜錯的話,接下來咱們馬上就可以看到他到底要做什麼了。”

果不其然,這位網友說完話,大家紛紛停止了討論,專注地看向楊梓江。

楊梓江先是把烘幹好的竹節全部收起來,然後用鑽孔、拚架、穿線、串聯等手法將竹節組裝起來。

等這一步完成的時候,大夥已經猜到了楊梓江要幹什麼。

因為竹節組裝出來的正是一把把雨傘的傘骨。

“嗯?做雨傘?紙?油紙傘?”

“應該沒錯了,這個好像也是非遺手藝欸,我就說他是非遺傳承人吧。”

“我一直不明白,紙做的傘為什麼可以防水。”

傘骨做好以後,李星辰把做好的紙張鋪放在桌麵上,用手托著下巴看著紙張好一陣思索過後,拿起竹炭筆在上麵塗塗畫畫。

除了竹炭筆的黑色外,楊梓江還弄了點黃泥水、用草碾出汁液等帶顏色的液體在上麵塗塗畫畫。

當然,這種水進行上色,色彩肯定沒有那些天然顏料好。

不過有些天然顏料現在弄不到,有些能夠用各種蔬菜做出來的顏料,楊梓江又舍不得食物。

過了好一陣,楊梓江滿意地看著自己雨傘上麵的圖案,油紙傘上麵還是畫點鳳凰和牡丹才符合那個逼格。

楊梓江這才將紙張裁剪好,粘在了竹子做的傘骨上麵。

粘好以後,把多餘的紙張進行裁剪修邊,再把其放到離火堆近一點、溫度高一點的地方進行低溫烘烤。

整個烘烤需要時間,楊梓江躺在躺椅上稍作休息,順便看看手表上的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