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楊梓江都把時間放在了建橋上麵。
但是等橋建到一半的時候,大夥卻是愣了一下,因為接下來這一段楊梓江忽然改變了原本的用橋墩建橋的方式,而是造了幾艘木船並排而立,在其上方搭建了一段浮橋。
觀眾們帶著疑惑追著看完了整座橋的建造過程。
等整座橋竣工的時候,村子裏的人全部圍在了岸邊進行慶賀。
老劉也是替觀眾們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村長,這幾天彈幕非要我來問一下你,為什麼橋要建成一段石梁橋一段浮橋啊。”
看著新竣工的工程,心情大好的楊梓江並沒有在意“村長”的稱呼,耐心解釋道:“浮梁結合的結構可以減少中間部分的橋墩,極大地減少對徑流的阻力,遇到洪迅,打開浮橋還能迅速排洪,可以提高大橋的排洪能力。”
說到這裏,楊梓江頓了一下:“而且,以後如果需要建船的話,打開浮橋,還能方便船隻通行。”
“船不是走下麵的橋洞就能過去了麼?”老劉有些不解。
楊梓江笑著說道:“橋洞隻能過去小木舟,但凡弄個大點的船,就過不去了。”
什麼意思?
老劉和觀眾們同時一愣,這意思是以後還要建造大船唄?
到時候會建造什麼樣的船呢?
因為船的種類太多了,現在也猜不出楊梓江是怎麼想的,而且也有可能到時候也有可能各種船都會造也不一定,還是拭目以待吧。
暫時放下心中的疑惑,老劉又替觀眾們問出了第二個問題:“這幾天彈幕一直在猜測你會做個什麼類型的橋,你這座橋有仿造的對象麼?”
“是廣濟橋。”
還未等楊梓江開口,一道渾厚的聲音從老劉的身後傳來。
眾人回頭一看,正是戴著厚厚眼鏡的李思齊。
“廣濟橋?”老劉聞言搖了搖頭,“沒聽過。”
其實也不賴老劉,有時候沒有關注過這一方麵,沒聽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彈幕大軍這麼多人,不可能都沒聽過,不少人開始發送彈幕表示自己知道。
“誒?廣濟橋不是我們這裏下屬縣城的一座古橋麼?好像還是我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呢,原來長這個樣子啊?”
“什麼縣城裏?別瞎說,這是我們市區裏麵的一座古橋。”
“放屁,這明明是我們市裏麵的一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群人對此爭論不休,都說他們那裏都有名為廣濟橋的古橋,甚至一說出來還有不少都是各種不同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
其中最有重量的兩條評論如下。
“我不知道你們有什麼好爭論的,我們南渡廣濟橋是龍國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靠,牛逼啊哥們,那還得是你們那的級別高啊,看樣子主播應該是仿造的你們那的廣濟橋吧。”
“也不是,我們這的廣濟橋是木質結構的,而且整體造型也不是這樣子,一段是石梁橋一段是浮橋的樣子還真是第一次見。”
“你們別猜了,沒聽說過四大古橋麼?他這個是仿造的我們這的。是龍國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比樓上的還早呢。這座橋又名康濟橋、丁候橋,你們自己上網查一查。”
謎底終於解開,不少人也真的去查了,與楊梓江做的橋對比過後雖然有些區別,但是整體來說就憑這一段石梁橋一段浮橋的設計,也足以判斷就是這個康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