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3)(2 / 2)

那倒,沒有。

於是,在魏楹離家前,沈寄就拿回了自己的賣身契,用了四兩多不到五兩銀子。她當即就請魏楹把那張紙拿去衙門消籍。從此,是個良民自由人了。下一步目標,掙錢買田落戶。如今,她的戶籍還隻能掛在魏家,外人也還不知道她已經贖身不是魏家的奴婢了。

“少爺,早去早回啊,我和大娘在家等著你。”沈寄站在村口衝魏楹揮手。

魏楹頷首,先走到魏大娘跟前說了幾句,然後又同沈寄說:“好了,回去吧。”

直到兩個人的身影看不到,魏大娘才往家走,沈寄便跟上,心頭盤算著,五五分賬,那每月就可以攢下一到二兩銀子,年節的時候再想點法子多掙點,一年二十兩銀子可以攢下。別問她為什麼不想法子掙大錢,那是要引起人眼紅的。就是現在,她也必須依附魏家。一來她還小不能自立門戶,二來她如今也算村裏頂能掙錢的人了,要是沒有魏楹這個舉人的關係,她的小生意很那說能保得住。首先,裏正的女人如果要她交出各項小吃的配方,她就沒法子拒絕。然後,那些地痞流氓的要收保護費她也沒法。

魏大娘則是一心想著魏楹在路上的食宿,那孩子經她再三的說才帶了幾兩碎銀子在身上。說什麼古人出門,有人一個子兒不帶遊遍天下,別人能做到他也能做到。這些年都靠母親和寄姐供養,他心頭滿不是個滋味。

這一點沈寄倒是毫不擔心,魏楹十來歲就知道去給人代寫書信換銀錢買書了,偶爾到縣城也知道去酒樓攬生意給那些讀書不成器的富家子弟代寫點酸詩文,這一路謀生想必沒有問題。她比較發愁的是,魏大娘之前是秀才母親的時候,就不再接繡活來做,連到市集去做小買賣也不肯了,如今成了舉人的母親,怕是為了顧及魏楹的麵子,更加的不肯了。日後,就隻有她自己一個人張羅了。

嗯,實在不行,她就以魏家的名義雇人吧。村裏那些嬸子大嫂的,想必也樂意有掙外快的機會。這個話回去和魏大娘一說,她並不反對。如今有村裏的富戶供應,魏家其實已經不缺銀錢了。就是日後魏楹上京趕考,那幾家必定也會送銀子來。不過有沈寄出頭去掙錢,然後分給她,她當然是何樂而不為。沈寄要的也不過是掛靠戶籍、有個吃飯睡覺的地方,能夠用魏家的名義不受人欺辱,大家是皆大歡喜的。

於是,除了魏大娘不再親自出麵張羅,沈寄的生活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她雇了王二嬸做幫手,依然忙碌著她的小生意。魏楹則十天半月的必有一封信來報平安,魏大娘如今也知道了他們隻是兩個小子一道出門,胡家沒有安排人給他們打點食宿。胡老爺聽兒子說了魏楹的打算,並說自己要一同上路大為讚同。就連馬知縣也逐漸釋懷,覺得魏楹果然不是個死讀書的,也許真如師爺說的,將來是個有造化的。所以,沈寄和魏大娘在家的日子都比較的好過。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