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66 波瀾(2 / 3)

“琳姐兒,回頭你母親到了,你把她請進來。我有事和她說。”

“是。”琳姐兒乖巧應下,忽然想起來多半是說自己的終身大事,耳根便有些泛紅。就不如之前從容了。

王氏到了以後得知沈寄找她,趕緊便進來了。琳姐兒則被沈寄打發出去。

“大嫂,您找我什麼事兒啊?”王氏看這個情形,心頭已經有點數了。琳姐兒的事經了大嫂的手就更穩妥了,不會有人能指摘她對庶女不夠盡心。信哥也是十五歲的人了,又在東山書院讀書,本身還是秀才,更是家中獨子。接下來就是要操心他的婚事了。一個好媳婦,三代好兒孫。這個兒媳婦的人選至關重要。有個肯善待人的好名聲在外,那些夫人們才會肯將精心養大的女兒嫁過來。

沈寄擱下毛筆,“是琳姐兒的事,你既然托我打聽,我有些想法和你先溝通一下。坐吧!”

“哎!”

沈寄把自己對琳姐兒婚事的想法說了,因為最近她頻頻安排琳姐兒在來探望的既富且貴的夫人麵前露麵,她有些擔心王氏誤會了。如果相府真的有打算,有一些隻有空殼沒有實權的人家想來其實不吝於舍出一個嫡子的。可那樣的婚姻,一切都是建立在利益上的。再說了,魏楹也絕不會去扶持一個已經跌出一流的世家的。

“我的意思是門當戶對還是要的,可以盡量在有意科舉的人家裏找。”這句話就是將勳貴排除在外了。勳貴的職務十之**是恩蔭的,起點一般比較高。其中也不乏自身能力突出能大放光芒的。譬如林子欽、阿隆這樣的。但絕大部分是躺祖先功勞簿子上吃喝玩樂的。而且魏楹從各方麵考慮,不願意和勳貴人家聯姻。

王氏道:“我跟大嫂的想法是一樣的。”她既然不打算用婚姻大事卡琳姐兒,便很是隨和。找個讀書人,想來應該也對魏柏的胃口。因此沈寄怎麼說她就怎麼聽。

“那好,我讓持己身邊的人留意著。有合適的了,再讓六弟和六弟妹自己挑女婿。”

王氏起身一福,“有勞大嫂了。”

“六弟妹一向是通情達理的,琳姐兒也是我看著長大的。我幫你們尋一尋,至少不會以後落埋怨。”沈寄笑道。有些事情還是先說好的好。她隻是幫著圈定一些人選,女婿可是他們自己挑的。

王氏聽得明白,這是對比的芳姐兒母女呢。

“小妹和醇親王那是青梅竹馬的情分,婚事更是王爺自己進宮請的旨意。那是旁人羨慕不來的。大嫂,我心頭有數的。”

沈寄和魏楹的幾個智囊說了這事兒,很快便有了幾個備選人的資料被送來。都是在京城幾大書院讀書的、家世清白的有才學的少年郎。能在居不易的京城讀書,至少家境是相當不錯的。當然,家中無有婚約。

她的意思,讓王氏見見人,看一下長相、談吐、進退應對。然後這幾人都是有科舉的文章存檔的,不是考進士,是考秀才、舉人,這些文章都不用魏楹發話,沈寄派人去相關部門打聲招呼,就能從原籍謄抄一份來。還有在書院做的文章也一並謄抄來。就讓魏柏自己來看這些文章,再加上各人的資料,回頭他們兩口子自己合計從中挑選。

沈寄辦事很有效率。不,應該說她發了話,下頭的人辦事很有效率。不到十日所有人的一應資料就都收集齊了。這會兒,小豆沙和曦姐兒已經開始了課程。上午一個時辰文課,半個時辰武課。下午也是一樣。

文課曦姐兒有一定的基礎,她其實是已經開蒙了的。但武課她就有些困難。小豆沙倒還好,她會走路就跟著小饅頭還有小親王伸胳膊踢腿了。至於文化課,這會兒是打基礎,雖然萬先生為了看一看她的資質講得偏快,她也沒有問題。

沈寄拿到所有人的資料就把王氏叫了來,裝在一個匣子裏一並給了她。

“這些你先看看,如果有中意的,咱們再透些風聲過去。”琳姐兒除了是庶出,各方麵其實都很不錯。本人溫和大方有才學,父親怎麼說也是五品京官。家族如今也有向上的勢頭,伯父更是當朝丞相,嫁妝也不會單薄。除非是已經有打算了,否則應該都不會拒絕。她圈定的人選,也沒有出身特別高的。各種麵綜合下來算是上等。

王氏打開匣子翻了一下,看資料很是齊全,十分的滿意。大嫂如此上心,以後曦姐兒的事肯定不會撒手不管的。不是她什麼都要賴上大嫂,實在是相府的門路真的是寬得多啊。單憑他們家,哪能弄到這些。

“真是多謝大嫂了!”

“拿回去慢慢看吧。走,咱們去看看兩個丫頭上課。”

“嗯。”王氏將匣子遞給丫鬟,讓送回自己住的屋裏。然後陪著沈寄往辟給倆小丫頭上課的地方去。這會兒是在上文化課。因為曦姐兒有基礎,小豆沙接受能力強,所以雖然才開課幾天,《三字經》已經講完了。這會兒是在講《百家姓》。也到後半部分了。課程會漸漸加重,琴棋書畫都會在以後的歲月中逐漸添加。甚至,宅鬥、宮鬥的手段估計都能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