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幹嘛去?”王奶奶看到顧清朗出門熱情的打了聲招呼。
“王奶奶,我去鼓樓前街。”顧清朗隨便扯了個借口。
王奶奶是顧清朗的鄰居,和顧母的關係比較好,在顧家父母去世後對顧清朗多有照顧。
顧家位於巷子的深處,順著走出巷子,再拐兩個彎就是寬敞的鼓樓前街。
鼓樓前街是由碼頭延伸出來的一條商業街道,人來車往,比較繁華。
扛著糖葫蘆的小販從人群裏走來走去,吸引著嘴饞的孩子們。
路邊還有幾個露天小吃攤,燒餅,油條,豆漿,豆腐腦,牛肉麵,常見小吃應有盡有。
……
整個安平縣比較繁華的就三條街道,距離顧家最近的是鼓樓前街。
鼓樓前街走到頭向南第二個十字路口就是另一處繁華的地界興隆路,與鼓樓前街市井氣息濃厚不同的是,興隆路簡直就是安平縣的奢侈品一條街。
洋行,百貨商場,綢緞莊,茶館,糕餅鋪子,飯店,歌舞廳和影院,富裕人家能想到的消遣在這個街區都可以找到。
人力車,小汽車往返於興隆路,搭載著一看就很有派頭的老板、太太和穿著新式洋裝旗袍的女士。
與興隆路相隔兩條街區的就是安平縣的行政街道永安路,縣城的縣政府,警察廳,郵電局,教育局都在這條街上。
……
顧清朗順著記憶中的路線逛遍了大半座縣城,縣城的商業因為靠著碼頭比較繁華,來往客商比較多。
“踩我腳了。”顧清朗循聲望去,一個高壯男人大聲斥責著一位瘦弱少年:“你這人怎麼回事,不長眼麼?”
“對不起,對不起。”少年低著頭連聲道歉。
“算了,我不和你計較。”高壯男人一看他這個老實樣子也沒了計較,啐了一聲就離開了。
“石頭,”顧清朗高聲叫住欲轉身離去的少年,“你怎麼在這?”
\"小朗哥。”瘦弱少年名叫陳石和顧清朗是從小玩到大朋友。
顧清朗叫住陳石一塊走到街角處。
“你今天怎麼沒去糧店上工。”
陳石在糧店當夥計,這是陳石父親拜托熟人給他找的工作,可以購買相對低價的糧食,所以很搶手,陳石也很珍惜這份工作,沒大事絕對不會曠工。
“小朗哥,我……”陳石麵帶苦色。“我爹染了風寒,一開始家裏沒當回事,誰知後來越發厲害,治了快一個月了,藥吃了不少。”
顧清朗看看了陳石手中攥緊的當票,說道:“你這是……”
“我爹的煙嘴,我娘讓我把它當了。”陳石小聲說道。
“你怎麼不來找我拿錢,幹什麼要把陳叔最喜歡的煙嘴當了。”
“我爹娘說了,顧伯父,顧伯娘病了這麼長時間……”陳石訥訥的開口。
“放心吧,我家的欠債早就已經還清了。”顧清朗想了想,安慰道:“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你家裏弟弟妹妹還小,正是用錢的時候,就別推辭了。”
陳石推辭了一番拗不過顧清朗,便跟著他來到顧家。
“你坐一會,我去拿錢。”顧清朗給他倒了一碗水,說道。
回到睡覺的裏屋,顧清朗從空間裏掏出十枚銀元。
考慮到陳家之前對自己的幫助,又從空間內掏出退燒和消炎的藥片。仔細看看了,藥片上沒有標記圖案。
按照說明書算好三天的藥量,然後用紙分別包好。
“小朗哥,謝謝你。”陳石接過顧清朗遞過來的銀元。
“走,我送你回家。”顧清朗提起一個竹籃子,裏麵放了三十個雞蛋。
陳家與顧家離得不遠,中間就隔了一條胡同。
“娘,小朗哥來了。”剛進陳家院門陳石就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