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無論什麼事隻要是姑娘曉雅找到他,小夥子都會盡心盡力的去辦,既出錢也出力無怨無悔。富青雲、董曉雅還有富玉恒他們三個人一塊在杏花村的村辦企業打工。
這個企業是做建築器材的,在那個時候主要是加工以磚塊為主,把紅土製成磚塊,然後采用專用的煤炭窯進行焚燒使其硬化達到建房的標準,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都是采用這個工藝進行建房,這種企業機械化程度不高,需要大量的年輕力壯的人工,在杏花村剛下學的小夥子大姑娘,在家待業不願外出打工的中青年,一般都會選擇在這個廠裏打工,這家企業還有一個特點半個月準時發工資一天都不會欠,這點有很大的誘惑力,在那個年代人的法律意識淡薄,打工欠薪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老百姓吃了虧隻能是牙打碎的往肚子裏咽,所以有一大部分壯勞力又重新回到了杏花村。
富青雲在第三道工序上班,這道工序不是很累勞動強度也不小畢竟是下苦力的活,就是用專用叉子把還沒有煉燒的土塊,從三輪車上插下來放在地上,再整齊的放好排好速度不能很慢,力爭做到又快又好不然的話會影響對麵那個師傅速度,兩個人必須互相搭配互相協作才能夠把活幹好,但是這道工序相對來說比較幹淨,兩個人為一組青年男女都行,工資一個月600左右那個時候相當於現在的6000,上學本來不錯的董曉雅,為了追隨富青雲在初中畢業的時候,既然義無反顧的綴學加入了這個村辦企業。
一開始簡直把他的父親董卓給氣瘋了,自己身體這個狀況全部的希望都加在她身上,沒想到這個小妮子來了個半途而廢,如果真的是學不進去虛度光陰也就罷了,董卓到學校一了解,任課每一個老師對曉雅的評價都是非常不錯,給出的統一的答案就是,這個孩子是上大學的苗子,如果不讀高中那真是太可惜了,董卓真的找不出姑娘綴學的理由,無論是父親說還是母親勸姑娘一條道走到黑學堅決不上,最後既然用絕食的辦法對待她的父母雙親。
就這樣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曉雅這邊取的了絕對的勝利,董卓和孫尚香夫妻倆隻能是繳械投降,沒有了任何辦法的董卓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村辦企業裏給小雅找了一個發貨的比較輕快的活,可是我們的董曉雅並不領情不讓父親插手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小姑娘早就計劃好了一定要和青雲一塊幹,隻有這樣才能做到比翼雙飛,在兩個人的運作下,他們終於調到了一個工序上,兩個人心裏都有說不出的高興,尤其是曉雅更是喜出望外,不求天長地久隻在乎朝朝暮暮,小姑娘也知道自己的家庭富裕程度要比青雲高好幾倍,要想自己真正的嫁給他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父母這一關不好過,尤其是父親董卓對青雲的家景更是耿耿於懷,姑娘自己比誰都清楚綴學的原因就是為了青雲,小雅比誰都清楚如果不這樣她和青雲就徹底了斷了,所以一咬牙依然下了這個決定,為了自己的愛情放棄了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小夥子富青雲對小姑娘的所作所為也是心知肚明,在心裏也是非常的感動,兩個人的感情也就更走近了一步。
實際上這種愛情故事在古代有現代也有,雖然說現在的小姑娘比較物質,但是也不是那麼絕對為了愛情做出犧牲的也不少,小夥子辛勤打工支援自己的女朋友考上研並就讀研究生,最終兩個人走進了婚姻殿堂的也不少,小姑娘省吃儉用給男朋友花1000買運動鞋的動人事跡也有,無論哪一個時代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都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