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不同的人觸碰兩次。
老頭繃不住了。
眼淚吧嗒吧嗒直掉。
期間幽影沒有說話,他又摘了一串糖葫蘆,細嚼慢咽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
老頭總算下定了決心。
哽咽著說出了實情。
原來。
正月初五那天。
他收到了老家的來信。
說是親家母病重,想要看看自己的女兒,不然怕以後沒機會了。
起初老頭的兒子是不想讓妻子回去的。
理由也很簡單,就是當年娶他妻子時,親家母從中刁難。
還有現在剛過完節,正是生意忙的時候,也需要妻子幫忙搭手。
更何況家裏還有個年幼的兒子要照顧。
可到底身體裏流著同樣的血,老頭的兒媳婦明麵上沒有反駁丈夫,但是食不甘味寢不成寐,三天瘦了十斤。
而老頭到了這把年紀,也知曉老年人的那份無奈。
所以老頭便出麵,勸兒子把兒媳婦給放回去。
無非就是稍微累點,至於孩子嘛,他幫忙照顧就是了。
就當是為他老人家積點陰德,大不了以後下去了,他多多保佑兒孫就是。
老頭的兒子見妻子身體每況愈下,又想到那嶽母恐怕真的沒多久活頭了,便聽了老頭的建議,把妻子放回去。
他們的老家離京城不算很遠,隻有三天的路程。
老頭的兒子給了妻子七天的時間,告訴妻子務必七天之內一定要趕回來,不然京城這點糊口的小買賣,指定得黃。
計劃是好的。
哪知七天之後,人沒見著,信也沒有一封。
老頭兒子一著急,生怕出什麼事。
便趕了過去。
沒幾天就來信給老頭。
信上說沒什麼大事,就是老頭的兒媳婦染了風寒,經不起路途的折騰,需要在老家先治好才能回來。
對於老頭來說,隻要人沒事,其他都好說。
可誰知第二天又接到了兒子的來信,說是治病的錢不夠了,讓老頭湊點。
著急的老頭二話不說,把自己平時賣糖葫蘆攢下來的棺材本,全部都掏了出來。
一心想著先救人。
沒想到的是,沒過兩天又收到兒子的來信,也是要錢。
直到今天,他兒子離開京城後的大半個月內,已經要了五六次錢了。
老頭哪有這麼多錢,隻能找街坊鄰居借,然後每天起早貪黑的賣糖葫蘆,能湊一點是一點。
其實他早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一來風寒不是要命的病,哪有可能需要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