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權主義的由來(1 / 2)

自古以來,女性的地位就非常低下,遭受各種歧視,例如:羅馬共和國共和製度中就沒有女性參與的成分,日本也是很高的男權主義國家,中國當時也是很高的男權國家,幾乎古時候到近代女性都遭到各種歧視。

為什麼說中國當時是很高的男權國家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社會結構和觀念:古代社會普遍以男性為中心,婦女被視為男性的附屬物,貞烈、婚姻忠誠和家庭責任被視為婦女的首要任務,對婦女的限製是為了維護家庭秩序和社會穩定。

2.經濟依賴:古代社會中,婦女通常要依附於男性,婚姻往往是為了維護家族地位、財產和利益的傳承。限製婦女的行動和自由可以確保他們不會破壞家庭或社會的經濟穩定。

3.道德觀念:古代社會對女性的道德要求較高,社會認同、道德規範和倫理價值觀均對婦女施加了壓力。婦女被要求要貞烈、守節、服從和謹守傳統道德規範,以維護家族的尊嚴和道德標準。

在中國,直到1949年建國之後才承認了女性的地位。

當然,在這之前也不缺乏某些豪傑,比如中國古代的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卓文君。

1卓文君: 漢代才女, 善鼓琴。家中富貴的卓文君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且夫唱婦隨,當壚賣酒,而司馬相如在得卓文君幫助後也終得成名天下。

2蔡文姬: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之女,字昭姬(因避諱司馬昭改為文姬),自幼博學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東衛家,被擄至南匈奴後再嫁給匈奴左賢王。後被曹操贖回,在\"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不能兩全的痛苦中終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

3李清照:南宋傑出女文學家,以詞著名,兼工詩文。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淒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李清照文詞絕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

4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州區)人, 唐代女詩人、政治家,有巾幗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製誥多年,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安定天下進藏的文成公主,不懼取名的武則天………

被壓迫了近千年的女性,就猶如一個膨脹的氣球隨時會爆炸,最終爆發了女權運動的興起。

女權運動的興起最早始於歐洲,然後擴散至全球。

女權運動的興起和覺醒是多方麵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涉及到法國大革命和法國曆史等多方麵因素。具體來說,女權運動的興起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已有一些女性開始為女性權益發聲。17世紀,英國的瑪麗·艾斯泰爾成為那個時代最激進也是最係統的女權主義者,她的行動被譽為英國第一次稍具規模的女權主義抗爭。法國女性主義是在法國大革命中發展起來的,參加革命鬥爭的婦女人數非常可觀,1791年9月,著名女權活動家瑪麗·戈茲代表她的俱樂部發表了世界上也是法國曆史上第一份要求婦女權利的宣言《女權宣言》,主張自由平等的公平權利不能僅限於男性。

女權運動在不斷努力的爭取和抗爭之下,終於有了結果。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英語: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CEDAW)是一項有關婦女權益的國際公約,以國際條約推進女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