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銷社大購物一次後,朱玉寧的票被朱母給查了一次,然後朱母被那個票的種類之豐富給嚇到了。
朱玉寧把來源全算在了朱大哥身上,還有她那個最佳青年的獎勵上麵去了。朱母的接受能力很快,直接給朱玉寧沒收了一半。
因為朱玉寧太浪費了,想到什麼就直接去買了,一點也不節省。
朱父朱母上班是初五,朱玉寧帶著兩個弟弟去供銷社是初六,而初七朱玉寧的票被收走了一半。初九朱玉寧去買了初十的車票,她多塞了一半的錢才買到的車票。
因為去的太遲了一點,再晚點朱玉寧就隻能去黑市買車票了。
然後老母親碎碎念念的叮囑朱玉寧各種注意事項,然後幫著朱玉寧收拾行李。但是朱玉寧除了要盒飯以外,再要的就是朱母弄的臘鴨了。
這對比起來朱玉寧回來的時候,那個大包小包的東西,就顯得差別很大了。
朱玉寧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然後給自己收拾了一下行李。她的籠箱裏麵的是留下家裏的舊衣服,行李袋不可避免的比回來的時候要小的多。
但朱玉寧已經是想不到自己還要帶什麼東西回去了,她真的是不想在行李裏麵又整上一堆糧食帶回去的。
最後,朱玉寧的行李袋裏麵還是多了十斤白麵。是朱母拿著那些票,用別的票換了一些白麵的票,再拿錢跑了好幾個供銷社買回來的十斤白麵。因為最近出來了一個限購,一個人隻能買兩斤的白麵。
即便是在有朱父的幫助下,這十斤的白麵也是跑了三個供銷社才能買齊的。
朱母看著小閨女,這才回來多久,又要去那個地方,離他們遠,還要幹活,吃東西都得藏著吃。
作為母親,心裏怎麼受得了。但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朱母想過一次讓小閨女假結婚遷回來。
可是在朱母了解了那些用旁門左道回來的下鄉知青,隻要是家裏不夠厚實的,回來的之前都和他們回來時打的申請成了一樣的道理。
也是有例外的存在,就是家裏人生病需要回來照顧是沒有問題的以外。其他的身體虛弱和傷到骨頭的,在回來的路上沒有也會慢慢的變成了有。
你自己身體虛弱,受不了舟車勞頓很正常吧?
然後朱母是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結婚的知青是能回來,但是短時間不能交接工作,這個規定才是朱母退縮的原因。
她想的是讓閨女接她的工作,或者是結了婚找個臨時工,至少不給人家看不起她閨女的機會。但是這個規定一下,小閨女就隻能留在家裏了。
朱母可不想小閨女回來後,被困在一個陌生人的家裏,照顧人家的家裏長家裏短的事情,把身體都給拖累了。至於不幹活,在朱母眼裏看來是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