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離芠蔚篇(1 / 3)

父皇有五子三女,除了三皇兄與我同為母後所出,其他的兄弟姊妹都是宮中其她娘娘生的,但我們之間一向相處和睦,未有嫌隙。

不過我與霽楓的關係卻更為親厚,大抵是因著一同長大的緣故,有時候我雖極為討厭他,卻也不能眼睜睜看他受人欺負。

三皇兄常常在我耳邊念叨,問我霽楓與他誰才是我一母同胞的哥哥,我也無言以對。畢竟我想著,三皇兄有很多人疼愛,父皇母後也時常教導他,而霽楓,身邊之人無一個是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做不得數的。

所以心底裏難免偏頗了幾分。

但實則父皇曾有六子,那便是我的大皇兄,也是當時的太子,與我跟三皇兄同為母後所出,因他是父皇的第一個孩兒,那時父皇也還未稱帝,所以父皇母後也隻把他像尋常人家孩子那般教導,恩寵至極。

聽說,太子哥哥聰慧又良善,曾經在長安城裏一時風頭無二,若他還在,哪還有霽楓筏燊出風頭的道理。不過天妒英才,父皇登基後的第三年,太子哥哥隨軍出征,一去再也沒有回來。

於是,我便沒有太子哥哥了。

我雖未見過他,但每每聽人提起,也覺得遺憾,如此優秀的人不該就這樣去了。

我同三皇兄打探太子哥哥的事情時,三皇兄告誡我,讓我日後莫要再提及此事,以免讓父皇母後傷心,畢竟我們這些孩兒加起來也不如太子哥哥一分好。

三皇兄還偷偷告訴我,父皇母後對霽楓的好,也有幾分原因是因為霽楓與太子哥哥有三分相像。

這話讓我大受震驚,卻也不敢同霽楓說,怕他難過,但也因此事事我都要讓他三分。

我常聽父皇講他的往事,說皇祖父還在時,他的兄弟姊妹們那是鬥得你死我活,毫不留情,隻恨不得兄弟都死完自己就能登上皇位。父皇說得痛心,我卻不太能明白,因為我皇兄皇弟還有兩個皇妹那是真真的好。

我們之間從無猜忌,無論是誰,對於那至尊之位好像都無多大欲望,記得二皇兄封為太子那日,他還來同我們念叨,說他其實並不想當太子,做個逍遙皇子最是幸福。

當然他說歸說,處理起政事來也絕不含糊,不過在好幾個月後,我偶然見他時,他當真不如從前灑脫,一板一眼的,我險些認不出。

我要嫁去北金時,我的兩位皇妹也是絞盡了腦汁一同想辦法,因為她們都不願我嫁去北金,甚至還想了很多蠢辦法,比如時時出現在慕容安身旁,希望慕容安能變了心,如此,我就不用嫁了。

我當時聽了,真是又感動又生氣,將她們狠狠罵一頓,罵完後又抱著她們痛哭不止。

還有我最小的兩個皇弟,一個不過十五歲,一個才將滿八歲,也日日同我說,等日後他們長大了,有能力了,定要帶著大軍踏平北金,將我迎回來。

至於為什麼是兩個皇弟說的這話呢?因為我的四皇兄五皇兄早已死於戰場上,屍骨未存。

而我的三皇兄,我一母同胞的哥哥,也在我幼時前往鄰國為質子,被折磨的不成樣子,我三皇兄隨了母後的美貌,自小容貌傾城,長安城的人常說我貌美,可始終不及三皇兄。我那般好的哥哥,被人毀了容貌,斷了手腳,受盡折磨。後來,霽將軍帶著兵馬踏平鄰國,而我三皇兄,再也沒回來。

父皇母後一夜之間蒼老數十歲,他們經曆了許多次白發人送黑發人,自該習慣。

可我要出嫁時,母後日日到我宮裏看著我未語淚先流,她說,她隻有我這一個女兒了,卻也留不住我。

父皇也一個勁同我道歉,說是他無能沒能保護我,但我其實一點也不怪他,這本不是他的問題,我身為皇家女兒,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有大皇兄三皇兄在前,我能為大明做一些事,我也覺得自己並不是無用之人。

隻是,我卻對不起筏燊。

他在承德殿外跪了一夜,但我知道,他並不是要父皇收回誠意,實則他與我一樣心知肚明,此事並無轉圜餘地,他隻是,想要做點什麼罷了。

於是,我與他一同跪著,我也隻是,想要同他一起做點什麼。

其實筏燊不是一個任性之人,他一向沉穩端方,做事總要想全後果,而那時跪在殿外的他是我都少見的模樣。

我想,他當真難過到了極致,可我們都沒有辦法,這個事情是無解的難題。

霽楓一直以為我第一次見筏燊是在街上的麵館鋪子,但我從來沒同人說,我第一次見筏燊並不是在長安街上,而是在筏府。

那是在我四歲時,三皇兄也還未前往鄰國做質子,那時三皇兄與筏家大公子關係甚好。是的,筏燊曾經還有一個哥哥,隻可惜與我的皇兄們一同留在了戰場上。

三皇兄時常去筏府找筏燊的兄長玩樂,有一回,我鬧著也要去,三皇兄強不過我,便將我一同帶了去。

筏家哥哥見到我時,笑得明朗燦爛:“嘿,三皇子,你將你妹妹帶來,那我是不是也要將我弟弟帶著才好?”

三皇兄作沉思狀:“也不是不可。”

他們便哈哈大笑,也不過是玩笑話。

夜晚玩耍回去路過筏府時,我遠遠的就瞧見在門口等著的筏燊,那時他性子比現在活潑,大抵就如現在的霽楓一樣,在門口逗弄著蛐蛐,見自己兄長歸來,幾個跨步上前抱住他胳膊撒嬌:“兄長,你答應過我今日陪我練劍的,莫不是又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