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你好,前方到站,第四高級中學,請下車的乘客提前做好準備”
車上的廣播響起,林文雪她們三個人也等在了車門口,車停下的時候,三個人依次下了車。
下了車後,汪母走在最前麵,然後是牽著汪母衣角的林文峰,林文雪走在最後麵,用懷念的目光看著幾百米之外,自己的高中校園。
十年後的昭市第四高級中學,正在搬遷,從市中心搬到了郊區市交警隊附近,這個決定是比較受支持的。
四高原來的位置特別好,市中心啊,交通方便,一個普通高中坐落在市中心,你就可以想象它建校曆史多麼悠久了。
不過經過拆分之後,從它拆出去的六高都成重點中學了,它自己反而變成了普通中學,但是師資力量還是可以的。
然後它壞就壞在坐落在市中心了,沒法劃分地方建學校宿舍了,市中心的地太貴,買不起,所以四高就成為了昭市八個高中裏,唯一一個沒有宿舍的高中。
然後,林文雪的高中三年真的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需要天天通勤,早上五點半出家門,公交車還沒發車呢。
所以和一起在四高上學的六個校友一起租了一輛麵包車,六點接上她們,給她們送到學校,晚上九點半再接上她們,送她們回家。
是,這是個沒有營運執照的黑車,但是沒有辦法,出租車一個月的車費太貴,租不起,就隻能租能有更多人分擔車費的麵包車。
也有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的,但是市中心,房價便宜的了就怪了。
據林文雪她們班一位租了房子住的女生介紹,兩室一廳的房子,住了八個人,一個房間放兩個高低架子床,每人每個月的租金是500元,還不包括水電,再加上每天吃飯的錢,住在學校附近,每個月至少得1200元。
比每個月的300租車費貴的太多了,再說在外麵住,家長一不注意,就容易學壞。
真的,據說她們學校,擱幾年都得有幾個不自愛的女生停學,退學什麼的,當然是小道消息,不保證真實性那種。
扯遠了,反正她們學校十年後就是搬走了,搬到了一個能建宿舍樓的,比較偏遠一點的地方,當然不在市中心,哪裏都算得上偏遠。
林文雪雜七雜八的想了一堆,前麵汪母和林文峰都走到了學校門口,保安確實在,但是跟沒看見汪母他們已經走進校園一樣,看樣子今天是不攔學生家長進校園。
林文雪跟在汪母兩人後麵,溜溜達達的走進了闊別已久的高中校園。
本以為對高中校園的景象已經不記得什麼了,但是走進來一瞧,各棟樓都是幹什麼的,都齊刷刷的出現在了腦袋裏。
比如這邊的這棟樓,一樓是大禮堂,一般有什麼不是全校觀看的活動都在這裏舉行,什麼,你問全校都參加的活動上哪舉行去,那麼老大的操場幹什麼的,就是幹這個的。
二樓是電腦室,對,一周一節過來看電影的,有時候一個月都上不上一節,高二之後,幾乎就是擺設。
三樓以上就是藝術特長生和體育特長生的地盤,四高雖然不是重點中學了,但是是昭市唯一一家省級的藝體特色高中。
甚至每個年級都有兩個專門的藝術特長生班和體育特長生班,四高沒落後,全靠這兩個班級拉高學校的本科學校錄取率呢。
所以這棟樓就被廣大師生叫做藝體樓,其實人家本來的名字叫做知行樓的,硬是沒人叫。
藝體樓後邊是食堂,這個沒啥說的,就是吃飯的地方,和藝體樓並列的三棟樓就是三個年級的教學樓了,然後後麵還有一棟二層的教師樓。
對,四高就這麼小,除了操場就是這幾棟樓,完全沒有宿舍樓的地方。
“我和你弟在這坐著待會,等你把通知書取回來,來這找我們倆。”
汪母突然說話,打斷正在腦海裏回憶自己校園的林文雪的思緒。
林文雪向汪母伸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片小花園,裏麵種了好多她不認識的樹,還有幾個小亭子,裏麵已經有了幾個看上去也是家長的人。
該有人問了,不是說沒地方建宿舍樓嗎,怎麼還有一個小樹林,對,就是有,但是這個地方麵積不大,因為後麵就是廁所,和車棚,這塊地方就屬於雞肋,隻能弄成這樣,還能美化校園,完全不虧。
“行,等我一會回來就來這找你們。”林文雪點了點頭,轉身向後麵的教師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