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明憨笑應著。
師父接著對趙長明說:“這位是朝廷太平司,洛南少司楊峰楊大人。”
趙長明忙說:“楊大人好。”
楊峰卻連連擺手,苦笑:“真君莫要開小子玩笑,令徒能稱我一聲楊叔就好。”
趙長明會意改口道:“楊叔好。”
兩位大人同時笑了笑。
二人說著些話,聊得卻非天下大勢,而是些山川河水,民生小計。
席間順便也把趙長明的學堂安排妥當了。
第二天早飯後門口就來了個年輕人,身著常服,容儀周正,雖是年輕卻不乏沉穩之氣。
那人行禮道:“小人王熱,是楊大人叫我過來接令徒前往海香學堂。”
趙長明忙說;“王哥好,師父賜道名玄明”
王熱笑了笑,對道長說:“令徒在城遊玩行事,皆有我看護,望大人放心。”
師父點頭回應道:“有勞了。”
王熱不知道這師徒二人是何身份,但楊少司不但給了定遠內司總令牌,還吩咐到若牽扯到這師徒,必要時可以動用洛南少司令。
這意味著什麼?不敢說占王朝五分之一的中原司區,至少在這中原洛南省可以說是橫著走了,遑論小小定安。
走在路上,時候尚早,人影卻不少了。
自從擁有了特殊的感覺後,他就無意地疏遠了人群。雖然這樣,那漸漸熱鬧的煙火味還是讓他遠遠地感到親近。
王熱閑聊道:“海香學堂是城內最好的學堂,此名為了紀念近兩千年前,儒家聖人攜儒入朝的佳話。在那以後,儒家不入修行序列,隻為守護百姓蒼生。也正是這樣,我大夏文明根基再次壯大,得以有今日享之四海之盛況。”
大夏,乃是這片土地上四千年前第一個王朝,也令後人均以大夏人自居。
到了學堂,外麵候著十來個仆人。
趙長明才發現,學堂裏的都是大富大貴之家的弟子。任一學子無不有著白嫩的皮膚,穿著錦緞,而和他們一比自己就顯得莽糙許多,尤其是前幾日趕路下來,更顯得粗陋一些。
格格不入自然讓他顯得孤立了許多,即使自己沒有動用特殊的靈感,待在其間也是有些孤單。
不過講師卻是一視同仁,自己沒有在他身上感覺到什麼。
聽師講課,屬趙長明最為認真,二十年前齊朝在禮部尚書王木陽的推動下頒布改革法令,鼓勵推動教育,直到十年前自己的鄰村才有了更好的書塾。
那時要去學課,還得翻過許多山路,這既讓他養成了堅韌的品格,也使他深知為學的來之不易。
上課還好,一到休息的時候,學員們各自成堆玩在一起,大概分成兩撥,大部分的男學員圍著一同齡的少年,少年生的劍眉星目,自帶領袖氣質;另一撥小些,大多是些女孩子在一起。而自己孤零零的。
趙長明一人孤坐,十一歲的少年已經有些敏感了,不過也隻是難免孤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