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和小林隨著直升機來到了戈壁灘上的火箭發射基地,小林在直升機上看著這改造後的基地不禁感歎,說這難道就是末日方舟嗎?
下了飛機後他們被帶到了門口的審查室,安保人員得先確定他們的身份信息才能安排他們進入基地。
不一會兒工作人員已經查好了他們的信息。小趙全名叫趙宗旗,他的身份很好核實,因為他本就是應急指揮部的人。小林全名叫林從蕊,查她比較麻煩一些,對比之前的人員檔案和照片後,才核實好了她平民的身份。
在安排好了他們的住所後,趙宗旗彙報了他們指揮部所經曆的遭遇,以及一路以來發生的種種事情。工作人員安排他去防衛部報到,加入守衛工作。林叢蕊則被安排去了生產部門,幫助食物的生產和水資源的淨化。
生產部門是用原來基地的部分區域改建的,在基地的負一層。林叢蕊進入這裏後仿佛來到了電影中才能看見的世界,這裏有好多大型的透明玻璃容器,他們都用管道連接著。容器裏裝滿了水,裏麵還有很多綠色的水藻,這種水藻細如毛發,像是一團團綠色的棉花球漂在水中。
生產部門的負責人告訴林叢蕊,這裏是他們所需食物和水的來源。這些容器裏麵的水都是供給整個基地循環使用的,水藻也是特意培育的,這種水藻長的非常快,現在水中這一團團水藻用不了多久就會長滿整個玻璃容器。水藻取出後可以直接加工成為食物,大家稱這種食物為水藻泥,綠色的,就像是嬰兒的輔食。
另外水藻的生長還淨化了水質,汙水經過簡單處理後,用管道流通到各個玻璃容器中,容器中的水藻就會將這些水淨化至可以直接飲用的地步,這促進了水的再循環利用。除去必要的水消耗,隻要平時雨季盡量多收集雨水,那整個基地的用水問題將得以解決。
負責人對林叢蕊說在這裏改建好之前整個基地的物資隻夠大家吃幾年,現在這裏建成了,毫不誇張的說隻要維護得當,夠大家吃一輩子。
林叢蕊問這個循環係統裏麵水藻的生長能力能趕得上這裏所有人的消耗量嗎?負責人告訴她這可是李博士用基因改良技術培育的水藻,兩團水藻球一天就能長滿大半個玻璃容。隻要培養水藻的玻璃容器夠用,增加培育量,就算再來一萬人都夠吃。
林叢蕊問負責人李博士是誰,負責人說他叫李梓豐,是實驗室的負責人之一。負責人還關照林叢蕊,讓她在這裏工作要十分小心,這裏容器中的水和水藻是基地未來的依靠。以後估計生產部門還會擴大,不過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不然外界的海蠕蟲就可能會汙染這裏,那到時候大家生存的希望就沒有了。
林叢蕊很吃驚,表示怎麼會安排她一個平民直接在這麼重要的地方工作。負責人則說:“你想什麼呢,你隻是這裏幾百人其中的一個,你現在擔任的也隻是生產部門一分區三組清潔二班的一個清潔員。你要做的是你負責區域的清潔工作,其他區域或者是工作你都是接觸不到的,會有專人承擔。我介紹這麼多隻是讓你知道在這裏一切按照規定來,不要違規。”
林叢蕊意識到自己想多了,不過也沒有絲毫覺得做生產區域的清潔工作有什麼不妥,畢竟這裏和她來的地方比,簡直就是天堂了。
等到了中午負責人帶林叢蕊來到了食堂,食堂給大家提供的已經是水藻餐了,每人每天中午一份,晚上一份。她拿了自己的一份,坐到了座位上。這一份裏有很小一杯水,和一小碗綠色的水藻泥。林叢蕊嚐了一口,隻感覺自己嘴裏像是吃了青草一樣,不過略帶些鹹味,口感還算細膩,不過遠遠比不上土豆泥的質感。
林叢蕊吃完這一小碗水藻泥也就用了三口,這一碗的量著實不多。不過經過測算,也就這三口,已經能維持一個人一天的基礎營養所需了。畢竟大家現在是要活著,而不是吃的要有多好,培育這種水藻用作食物已經是現在最優的選擇了。
食堂中還有一個在用餐的人,他頭發雜亂,不修邊幅。兩口吃完了水藻泥,接著喝完了那一小杯水,他也不休息會兒,起身就離開了。
負責人指著他對林叢蕊說:“這個人就是李梓豐。以後你每天能吃上水藻都要感謝他。”
李梓豐走出食堂後來到了一間獨立的實驗室,這裏有五個充滿了淺紅色液體的容器。李梓豐一個個仔細觀察著每個容器裏的情況,助手給他看了設備監測的數據,他看過後安排助手撤下了2號、5號和7號容器。現在隻剩下3號和6號容器了,李梓豐結合這兩個容器的監測數據,對助手說:“這兩個狀態已經穩定了,接下來維持好現在的生長速度就好。”
助手們把其他三個容器處理掉後,把3號和6號容器放到了實驗室的正中央,仔細看可以發現這兩個容器中各有一個很小的胚胎。
胚胎很小還不完全成型,但是助理們心知肚明,這就是兩個人類胚胎,連接胚胎的細管子就像是臍帶,而容器則是李梓豐給他們創造的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