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舞台後方,李建鬆了一口氣的時候。
“我覺得蘇晨創作粵語歌的實力簡直要比左大師都還要好,不對,是又快又好。”
經過蘇晨這麼兩次的創作歌曲,楊百嬅自然而然的覺得蘇晨的實力一定是要比左俊安強的。
聽到楊百嬅這樣說,李建下意識的就想去阻攔,但是想要去拍楊百嬅的胳膊還沒伸出去。
李建意識到,這裏並不是左俊安的家中,這裏的人也都是蘇晨這方的好朋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考慮一下,覺得還是要替左俊安說上那麼一句話的。
“但是,左大師畢竟已經作詞那麼多年了,在量上還是更勝一籌的,而且有很多常年的合作者。”
李建這麼一說基本上,已經認可了楊百嬅的話了,蘇晨確實已經在這方麵勝了左俊安一籌。
……
“但這天收到她爸爸的一封信”
“信裏麵說血癌已帶走她”
“但覺得空虛的心”
“仿佛已僵化”
“過去事像炮彈心中爆炸”
“在這半山”
“這天我悲痛悲痛不已”
“在胡亂說話”
“夜雨中似聽到”
“她說不要相約”
“縱使分隔相愛不會害怕”
蘇晨歌聲中的情緒一轉,轉而變的更加的悲傷。
而歌詞也進而出現了轉折,從那一封信開始,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歌曲中的女孩為了不讓左俊安痛苦,選擇隱藏自己的病情,主動離別。
她以為隻要自己不告而別,就可以讓他釋懷,讓他忘記自己。
可是她錯了,本來離別時候隨口的一句,“縱使分隔,相愛不會害怕”,卻成了左俊安的真實寫照。
蘇晨情緒隨著歌曲逐步遞進,這一刻,好像他才是故事的主人公,歌聲失去紛雜的技巧,隻有的無盡的情緒投入。
而在他的身旁,左俊安此刻早就已經掩麵倉皇逃竄,蘇晨的歌聲仿佛一把利刃,刺入了他的內心。
本以為隻是自己創作的一個執念,這個時候才發現,她還在自己的心裏。
那封信,還在那個保險箱的最深處。
不舍得扔掉,亦是不忍心再拿出來看。
她的絕筆,她的味道,她那最最可愛的信紙。
左俊安是幸運的,在那個時代,網絡沒有那麼發達,自己還能收的到她的書信,上麵有她在人間最後的痕跡。
可同時他也是不幸的,為什麼不是網絡時代,那樣的話,自己還可以留下她的一些語音,還可以聽到她的聲音。
左俊安在台下,低著頭,將自己的帽子拉低,一把年紀了,可是今天突然想起此事,聽到蘇晨的歌聲,還是那麼容易激動。
就像是心裏沉積已久的一顆炸彈,被蘇晨的歌聲給引爆了。
台下的觀眾,此刻全部都紅了眼眶。
蘇晨歌聲讓他們沉浸在了歌曲的世界裏。
不一定是男女之情。
誰沒有經曆過親人的離別?
誰人沒有經曆過離別的痛苦?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離世的時候,父母的那一句句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