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精準打擊!投降或是滅亡!(1 / 3)

因為日本進入戰時狀態,除了征兵工作全力展開外,工業基礎愈發強大、製造研發能力愈發凸顯、技術轉化成產品的能力非常強悍的日本開始全力運轉,那些“寓軍於民”的隱藏企業,紛紛展現出其怪獸的一麵!

首先是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中的機特車事業本部,專注於將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之間進行轉換,而“特車”就是指“特殊車輛”。

三菱重工在機構設置時,並沒有把軍用和民用分得很清楚,往往很多的領域都將兩者合並,這就導致了在同一生產線上既可以生產出汽車,又可以生產出坦克和高炮。

就比如說坦克、步兵戰車、自行高炮……

然而。

這些還隻是軍工生產能力的冰山一角!

在當下轉入戰時狀態後,生產汽車的所有生產線都迅速轉化為坦克生產線,坦克的製造能力將大大超過此前的生產速度!

作為重要支柱型產業的航空航天部門,也開始全力保供日本海軍生產出了大量的飛機,比如89式艦攻、96陸攻、零式戰鬥機,甚至啟動了本來打算荒廢的10式艦載戰鬥機生產線!

“飛機是國家的原動力,萬一遭受到攻擊,防守方的裝備如果沒有攻擊方的裝備好,那簡直是不像話!”

出於國家的防空需求,三菱重工又緊急擴大了三菱重工的飛機部門,在技術上傾盡了全力,在生產飛機的同時,對軍方反饋的零式戰機嚐試改進!

三菱重工隻是日本巨大的軍工潛力的冰山一角,大量的民間軍工企業都在以同樣的方式潛藏在和平的民需工業中。

此刻日本轉入戰時狀態,這些企業無不紛紛轉化成巨大的軍工生產能力!

因為日本處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國土麵積狹窄,無論進出口都依靠海上運輸,所以海軍和空軍的發展就成為了保障日本安全的最重要存在,無論國家經費還是科研力量的投入,一直都傾向於軍艦和飛機的製造。

因此在“寓軍於民”的軍工生產體係下,大部分的日本企業都擁有強大的軍艦和飛機製造能力。

又因為國家對陸軍進行資源傾斜後,技術領域一直強調高、精、尖的發展模式的日本,通過拆解並研究陳趕超所提供的汽車,車載設備等物資,使坦克和火炮等陸軍方麵的武器製造,也從相對落後逐步上升。

在戰時狀態下,所有的工廠火力全開進行保供需求,除了必要的民生用具外,將生產資源全力向武器軍需傾斜,加上武器庫存,讓大量征召入伍新兵的武器全麵落實到位!

一時間。

各種“日本必勝”相關的橫幅標語充斥在大街小巷,不管是積極主動,還是被動的中青年兵員,無不被征兵後拉去訓練,他們將在等待中被送往華夏東三省。

為了讓緩解這些踏入華夏戰場的士兵能夠更樂觀積極,日本號召大量島國女子“為國家做貢獻”,從而被征召後進入部隊,讓新兵和在華夏的老兵能夠感受到來自家鄉的溫暖。

就在整個日本如同精密機器般高速運轉時,排著整齊編隊的飛機呼嘯著出現在日本的上空!

麵對忽然間出現的大量飛機,尤其是翼展足足達到45米,如同空中航母般的XB-15轟炸機時,無數參軍的日軍與民眾狂熱地歡呼起來!

在信息的封鎖下,此刻的日本民眾完全陶醉在深深的優越與征服世界的謊言中,對於日軍戰機在華夏七省折戟沉沙的戰績並不清楚,對華夏的對等反製更是一無所知,隻以為是帝國研發出了驚人龐大的新式戰機,在街道上縱情地進行著呼喊,甚至有頭上裹著太陽巾的日本民眾站在木屋上狂熱地揮動著膏藥旗!

然而這些民眾與新兵看不到的是,龐大的機群中所有的飛行員全部佩戴著防護用具,以防日軍可能的高射炮火。

此次空襲必將會給日本造成巨大的傷亡,無論是遇到平民還是日軍的圍剿都必然被當場殺死,所有本次參與到空襲的戰士,無不是立下了軍令狀的敢死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