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文死諫,武死戰,失望的楚雲飛!(1 / 2)

因為陳趕超介入的原因,閆西山通過楚雲飛的“牽線搭橋”,成功的獲得了大筆資金用於發展軍隊、改善軍備,擴充晉綏軍的實力,使三晉之地牢牢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即便是南京方麵也不敢對他輕舉妄動!

在不動幹戈的情況下想要拿下閆西山,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大動幹戈,又非常容易將閆西山推到紅軍的一麵。

眼見各種無法手段都無法使晉綏軍真真切切地服從管理,南京方麵通過不斷的進行滲透,終於找到了其他的突破口。

這個突破口就是忙於牽線搭橋的楚雲飛!

通過數年的時間,楚雲飛可謂是為晉綏軍立下了汗馬功勞,讓晉綏軍的實力在陳趕超資金的支持下兵強馬壯聲勢浩大,甚至比國軍的正規軍裝備待遇都要強的多的多。

但是閻錫山卻始終是隻將目光放在三晉之地這一塊地盤上,無論是平津戰役,還是紅軍發起來的對日本第二路遠征軍圍剿,壓根兒就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搖旗呐喊一下,一提讓他出兵,那卻是會找各種理由進行搪塞。

這樣一來,就讓充滿血性又愛國的楚雲飛對閆西山愈加失望!

再加上閆西山為了方便讓楚雲飛做好溝通橋梁,雖然在軍階方麵給他進行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對於軍隊卻沒有了管理的實權,完全是把他當做搖錢的工具般進行使用,這就讓本想效力沙場的他更加的鬱鬱不得誌!

當南京方麵的橄欖枝遞過來時,楚雲飛在忠君愛國兩方麵緊緊搖擺了片刻後,便果斷的選擇了後者。

再加上陳趕超動用了鈔能力,通過楚雲飛幫助國軍拿下了一艘價格不菲的艦艇後,楚雲飛一躍成為了國軍嫡係中的少壯派重要將領!

楚雲飛懷著一腔的熱血並且榮升為軍長之後,本想著南京方麵能夠一鼓作氣命令部隊向東北開進,從而收複大量失去的國土。

但是事實證明,因為紅軍的存在,像閆西山這樣的地方軍閥存在,讓南京方麵投鼠忌器,再加上內部的爭鬥,尤其是為了防止己方的軍官叛變,加重了對軍統的授權與監聽力度,無形之中掀起了一股內部不安的恐怖浪潮,缺少正治經驗偏偏就擁有這足夠血性的軍官不少紛紛被帶走審查!

作為最大的兩大特務機構,無論是中統還是軍統,曾有一段時間都被稱為“軍統”。

隻是它們的曆史、分工和結局都有一些特定的發展過程。

中統最初成立最初名為國務調查科,後來改組為務調查處,再後來成為中統。

軍統的前身是力行社,是以黃埔軍人為核心後改組為軍統。

後來兩者正式分開,中統負責內部調查,而軍統主要負責軍事情報和特務活動,在地區分工上有所不同,但都是統治者用來維持個人統治的特務機構。

中統為了加強自己的耳目以及消息的獲取能力,下屬機構繁多,甚至包含文化團體和大中學校。

軍統則以軍、警、憲部門為重點,主要任務包括收集情報、監視整治軍隊、逮捕暗殺敵對勢力,以及對敵對勢力進行打擊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