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說,楚王當然要好好的琢磨一下了,雖然現在楚國和秦國國力差不多,沒有必要怕它,但那個國家在一定的時期內都難免會出現一些動蕩,比如朝爭,到時候秦國一來,那楚國且不要打亂?又比如自己駕崩的那一天,他可不想在自己死了的時候,秦國傾巢而出而耽誤了自己歸天,最重要的是,不能讓秦國強大起來,有一個昏庸的國主就是遏製秦國發展的最好手段,看來放秦王回去還真勢在必行。
秦王後說服了楚王,然後就去找關押起來的秦王了,秦王見到秦王後時,很是愧疚,也怕秦王後會責怪與他。
但秦王後不僅沒有責怪他半句,還好生的安慰了他,並告訴他她的父王楚王已經答應把他送回秦國了。
楚王放秦王回去的時候,安排了一架馬車,二十幾個隨從,為的是侮辱一下秦王,但秦王後見到後,先阻止了秦王回去,然後麵見楚王,她說道,秦王這樣回去,還不如不回,首先,秦王這樣回去肯定顏麵掃地威嚴不存,肯定會讓位,再者,楚王這樣做依舊可以讓秦國有討伐的口實。
楚王衡量了一下,覺得秦王後說的非常有理,隨後他不僅安排了君王的儀仗,還親自把秦王送出京師城門,算是給足了秦王麵子,不過,秦王後卻因楚王覺得她太過能幹很有政治頭腦,有她相助,可能秦國會因此做大,所以就把她給留了下來,說是留,其實和軟禁差不多,雖然她是楚王的親生女兒,但天家無情,楚王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楚王如此對待秦王,讓秦王恢複了顏麵和威嚴,再者四大傳奇名將之後,白、高、蒙、江四家族依舊支持於他,所以他回去後,依舊是秦王,沒人敢與他發難。
在這個時候,隨他回來的一個秦王後的婢女把一封書信交給了他,原來秦王後早猜測到自己或許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早做了這個安排,秦王看了王後給他寫的書信後,百感交集,無地自容,慚愧不已,信裏麵寫著一些治理國家的事情,還有一些勸慰他正身清心的話,還說如果他能振作起來發奮圖強,她將每日焚香禱告,期盼相見的那一日,如若不然,遠在楚國的她將白綾繞頸,不再留戀世間。
在這之後,秦王每日勤政為民,專心治理國家,幾年之後,秦國國力大大增強,實力已經超越了楚國,隨後秦王就對楚國發動了戰爭,楚國有盟國魏、韓相助,力量也不容小覷,雙方打了個平手。
秦王安能就此罷休,秣兵厲馬,屯糧養兵了一年後,又再次攻楚,就這樣幾年之內,倆邊四個國家就爆發了大小不下十餘次的戰爭,雖然秦王一直勝多敗少,但實力也不足以滅三國合力,所以秦王後到現在還沒能歸國。
從白羽顯威名的渭前守衛戰之後,秦國和楚、魏、韓三國頭一次三年沒起戰爭,主要是雙方在幾年的戰爭中都是虧損巨大,所以也都需要修生養息。
可幾個月前楚王忽然派使者告訴秦王,說如果他肯以渭前城最東麵的三縣為禮,他會讓自己的妹妹秦國皇後歸秦。
雖然明知這很可能是一場陰謀,但萬一不是呢?秦王願意為秦王後冒這個風險,所以他就任命白羽為統領,帶領一隊人馬前去接迎秦王後,還將渭前的虎符交給了白羽,讓她接秦王後進入國境後,就將渭前的守軍後退最東麵的三縣之外,讓楚國接收,如果楚國想要乘機搶奪渭前城,則讓她死守以待援兵支援。
“那後來呢?”白翼說的嘴有些幹,所以停了下來,王錚如聽故事一般正入迷,她這一停,馬上問道。
白翼白了王錚一眼,“人家都渴了!”
王錚趕緊取出馬背上的水袋,擰開蓋後遞了過去。
“誰要喝你的水?”白翼自己取出水袋喝了起來。
王錚無所謂的把水袋蓋好放回去,繼續等著白翼說下麵的“故事”。
白羽喝完水後稍微停了一下,然後把後來的事情說了一下。
在白羽和白翼到達楚國京師的第一天傍晚,有一人“不小心”的塞給白羽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楚有詭計圍點打援,速離。
白羽琢磨了一下後,大驚,圍點打援是什麼意思?肯定是圍住渭前城,然後埋伏前來支援的秦軍,她記得父親一月前說過在楚的探子來報,楚國師南宮朔研究出一套陣法,此陣法機關重重,能以百對千,以千對萬,雖然父親對此也知之不詳,但總不會空穴來風。
她又猜想這個紙條應該是秦王後讓人傳給她的,消息應該不假,不過現在他們已經進入了楚國京師,現在想要離開又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