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無大師,隻要魚群多,新手也能釣上不少魚。

海麵接連傳來歡呼聲,梅姐他們陸續釣上魚。

杜飛顧不上跟鍾紫瑜聊天了,加快把所有漁獲從魚護裏快速撈出裝到各個泡沫箱裏。

鍾紫瑜已經完全恢複自然神情,也幫忙填充冰塊,還別說,幹活還挺利索的。

一個泡沫箱大概能裝五六十斤魚,然後再分層倒入十幾斤的碎冰,再密封蓋緊泡沫蓋,放一天應該沒有問題。

第一批漁獲剛好裝了四箱,搬到車上,再用篷布蓋緊遮陽,防止溫度擴散。

“再加一床棉被蓋上去效果可能更好。”鍾紫瑜建議道。

杜飛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沒必要:“拿上你的釣竿釣具,我們趕緊出去釣魚了,不然魚群要被他們釣光了。”

“整個礁石區那麼大,梅姐他們一共才釣上幾條魚,跟你比差遠了!”

“那些魚原本都是我一個人的,現在被他們每釣上一條我都心疼呐!”

“你是怪我跟梅姐把同學們引來咯!”

“沒錯,就怪你們!”

“還不是你昨天把我們攔下的,要怪隻能怪你自己!”

“還不是你們昨天在那個時候路過的,還得怪你們。”

“怪你自己。”

“怪你們。”

……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事實證明,隻要遇到對的人,再自閉的人也能跟人鬥嘴,話說不停。

杜飛跟鍾紫瑜鬥了幾句嘴,浮台就開到礁石區。

鍾紫瑜上到梅姐的同一塊大礁石上作釣,杜飛則繼續回到剛才的第二個釣位作釣。

這一個上午,礁石區上的歡呼聲就沒停過。

杜飛的釣位和他們離得挺遠,也沒有覺得他們吵,反而時不時在聽他們聊些什麼。

都是在校大學生啊,多好的年華,多好的人生階段。

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充滿理想,充滿抱負。

還都是文學專業的,多聽聽他們說話,杜飛感覺自己都能學到不少知識。

比如表示驚訝驚歎的,人家就不隻是會用臥槽,還有:

“我目瞪口呆了,我居然抄跑了一條大魚!”

“我咄咄怪事了,我這邊為什麼半天沒動靜!”

“我千古奇聞了,我居然釣到了一條死魚,還是正口!”

……

如此這般,杜飛學會了不少新詞新用法,現場就來一句:“我瞠目結舌了,我居然釣上了雙尾!”

至於說,他們來搶走原本屬於自己的部分漁獲,還不給所謂的釣點介紹費。

杜飛也沒辦法,說又不占理,打,打贏了進牢,打輸了進院,那就隻能接受了。

畢竟是大海的資源,不是誰先來釣就是誰的。

反正,第一個釣點就隻能這樣了,後麵三個釣點盡量做好保密工作就行了。

何況,同樣的魚情,特別是在超快的魚情下,新手和老手在作釣的各方麵操作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換釣位尋找釣位不方便;

釣餌不鮮活,魚群攻擊度不高;

揚竿不及時,掛底驚到魚窩;

遛魚費時,沒有抄網起更費時;

沒有取鉤器,摘鉤需要搗鼓半天;

沒有足夠的備用釣鉤釣線;

等等這些都會大大影響那八個新釣手的作釣過程和上魚速度。

野釣無大師,隻是說說而已,單拿經驗來說,經驗豐富的老手就是大師,肯定比新手生手更懂得怎麼釣。

何況,他們遇到的還是杜飛這頭不知疲倦的牲口。

反正按他們各自時時互通報出來的漁獲量,他們八人釣到的漁獲總量,還沒有杜飛一人的漁獲總量的一半多。

杜飛整個上午一共換了五個釣位,往岸上搬了三次漁獲:

第一次要回去接鍾紫瑜,隻裝了一個魚護,兩百多斤;

第二次裝了兩個魚護,每個魚護也是兩百多斤;

第三次準備收場,兩個魚護也裝得差不多了。

最後16個泡沫箱應該能全部裝滿,總共一千斤左右的漁獲。

之所以今天一個上午的漁獲比昨天一個上午的漁獲多出不少,

是因為今天不用再花時間修路,也不用再等潮水退到低位,釣早了一個多小時。

那八個大學生的:

男生當中,個子最高的黃明、塊頭最壯的陳洋釣得最多,都有二十五六條,五六十斤魚。

女生當中,梅姐一枝獨秀,釣了二十條,有五十斤左右。

其他的每人都有十五六條,三四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