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肖民的背刺2(1 / 1)

“別輕易說傷人的話,說出口的傷害,是無法想撤便撤回的。”

“誰輸誰贏,已經沒什麼好在乎的了,反正都傷了。”

“總要麵對,也總會釋懷的,對吧?”

“親愛的,你隻是失去了一個對你不真心的人,而他失去的是一個全心把他當好朋友的人。所以,他才是損失重大的那個人。所以,請你不要因此而難過。”

—————————分割線—————————

這一走,她不會回頭了,他們之間的友情中,從前最純粹的那一部分,此刻已經煙消雲散了。

也許會有人覺得何筠硯小題大做,因為李肖民一句“玩笑”話就和他鬧掰了,但何筠硯心裏清楚她並沒有無理取鬧。李肖民既然敢當著何筠硯的麵說出如此刻薄的話,那證明他心中早已預設好了傷害她的準備,並吃定她不願反駁。在他心裏,她早就一文不值了。對於他來說失去價值的人,自然可以肆意傷害。他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來貶低一個人,從而使自己那點可憐的自尊心得到滿足,何樂而不為呢?就算被戳穿了,他也可以想辦法把鍋甩到何筠硯身上,說她“小心眼”之類的話。

隻不過,何筠硯並不吃這一套。區區李肖民,隻怕還威脅不到她。

雖然回懟完李肖民的那一刻,何筠硯感到十分舒爽。可是回到班上坐下來後,一種失落和挫敗感湧上心頭——她失去了一個曾經認為很好的朋友。

為什麼自己如此用心交的朋友,最後竟會背刺自己呢?

俗話說:“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真沒想到,這句話在友情上也適用啊。

李肖民上“火箭班”後的第一劍,先斬“尖子班”的何筠硯。

李肖民,難道就隻是因為我沒有進實驗班,成績沒有像高一一樣拔尖,所以你要看低我一眼嗎?

李肖民,對於你來說,我們的友情就這麼不值一提嗎?我們以前的情誼隻建立在成績上嗎?

我明明在認真對待你,你卻想著如何傷害我。我的眼光,真是太差了。

以前是我看走眼了,你的人品,真和林子涵她們口中一樣差勁。

林子涵,還真把你說中了。

為什麼人品不好的人,可以因為成績優異,就隨意地傾軋別人的自尊,卻不用付出什麼代價,不用獲得什麼懲罰,卻依舊過得瀟灑?

為什麼真心對別人的人,就因為成績不複當初,就要被昔日好友看不起,就要被背叛,就要一個人消化失去朋友的痛苦呢?

憑什麼,太不公平了,為什麼交出真心的人總是受腹背受敵,辜負真心的人卻能自在灑脫?

何筠硯不由得羨慕林子涵。

拋開林子涵真實為人不說,但林子涵交到的朋友,一個個總是會向著她。她總能輕而易舉地團結他們一致對外,總能讓她地朋友為她兩肋插刀。

她的朋友都對她很長情。聞知許從小陪伴她成長,謝倩甜蜜地和她再續前緣,初中她們班的舍友仍然和她保持聯係……

反觀自己,為什麼自己總要遭遇各種坎壈呢?

其實人啊,都是聚散總有時,風雨兼程,霜露俱嚐。有些人注定隻能陪你走一段路,你們此生注定隻有短短一程的緣分。緣分盡了,就會在路口分道揚鑣。不必放不下,不必太過於傷懷,不必把自己困在回憶裏,不必太糾結為什麼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有些事情,隻適合放下,讓它漸漸成為過去;不適合再挽留,就算挽留也不會有結果,就算挽留還是逃不過分崩離析的命運,隻能讓自己受傷害。

何筠硯不知道,林子涵看似光鮮的生活,背後也必定有無奈的一部分,隻是何筠硯看不到而已。林子涵會揚長避短,她不會說出來,不會讓人看到那不好的一麵。所以所有人看到的她,都是光彩奪目的她,而忽略了她也會有不為人知的辛酸的一塊。

何筠硯總拿自己失意的一部分同林子涵體麵的一部分相比,自然會越比越痛苦。

《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詞裏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在離別與掙紮中憧憬美好,在無奈與心酸中仍然絕地求生。像穿越過一條時光隧道,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振旗鼓。”

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人生課題中遇到很難釋懷的痛苦,遇到想不通的因果,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曆的。

其實沒必要糾結不值得挽留、注定失去的東西,那是我們所不能控製的事情;我們應珍視當下仍能夠緊握住的美好事情,就足夠了。

及時止損,才能走得更遠吧。

親愛的何筠硯,你隻是失去了一個對你不真心的人,而李肖民,他失去的是一個全心把他當好朋友的人。所以,他才是損失重大的那個人。

請你不要因此感到遺憾,遺憾的人,是他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