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被遺棄(二)(1 / 1)

“咱給她取什麼名字好哩?”沈魚道。

“小名就叫小福寶吧,至於大名,我沒想好!撿了她以後,咱家四丫頭就不燒了,可見是她帶來的福運”牛大道。

沈魚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

小福寶回到家睜開眼一看。

窮!

這個家,太窮了!

整個牛山村的人都沒幾戶富裕的,但牛大家是窮中之窮,三間茅簷瓦舍,一共兩間臥室,一間廚房兼堂屋。

房子是普通的土磚堆砌而成,兩側堆積著茅草,四周並無院牆,家中隻有兩張又老又舊的木板床。

床上鋪著一床不知道睡了多少年的薄棉被,為了讓床暖和一點,棉被下鋪了厚厚的稻草。

家中唯一值錢一點的東西,大概是堂屋中擺放的一台半舊不新的老式粗布織布機和菜園子的雞圈裏養著的一隻老母雞。

還有牛大的牛車。

廚房裏的灶是土灶,灶台上放著鍋碗瓢盆,灶台下放著為數不多的幾捆柴火。

家裏連一把像樣的椅子都沒有,因為木頭要花錢買,隻有一把牛大用破舊的木板釘起來的小凳子。

吃飯都是站著的。

這個家,人口挺多,地方不大,一家七口人擠在兩間臥室裏。

牛大父母早就去世,家裏隻有一個在外頭做工的弟弟。

屋內冷得出奇,柴火是燒飯的,得花錢買,基本很少用它烤,但小福寶身上不冷,反而暖烘烘的,因為沈魚將她放在放過湯婆子的地方。

米桶裏放著半桶子蠟黃的米,米裏摻雜著一半的碎米和三分之一的穀殼石子。

“二丫頭,你把這籃子青菜送去你夏嬸子那兒,看看能不能換二兩板油來!”牛大在雪地裏摘了一園子的菜,一邊篩選著米,一邊吩咐牛梅花。

“好嘞,爹!”牛梅花走了。

生好火煮飯以後。

牛大看著搖籃裏,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想到家裏的口糧,沈魚的奶水,他眉頭緊鎖:“她娘,明兒把家裏那隻老母雞賣了,換兩百文錢,把賬還了,晚上我去河邊瞅瞅,看看有沒有魚釣”

“天這麼冷,你還出去釣魚?”沈魚道。

這樣冷的天氣,魚都不會遊上來了,但晚上這樣閑著,牛大有些閑不住。

冬天裏的蔬菜,可是稀罕物,雖然很多人家裏都有,但也都不夠吃,所以夏氏頗為爽快的換了二兩板油。

“她娘,把倆孩子抱過來烤烤火吧!翠花,寶珠,火發著了,過來烤火”小福寶被沈魚抱在懷裏,一家人圍著灶台烤火。

這是冬天最暖和的時候了。

小福寶身上穿著的,是一件破舊的舊棉襖子,窮人家往往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這件破襖子,每個孩子也隻有這一件,原本還是找附近的鄰居討要的一件舊衣服。

一件破襖子,一件被穿得又長又四處是補丁的夏衣,裏麵伴著夏冬兩季穿的舊得褪色的兩件打底衣,兩雙鞋,這便是許多窮人家孩子的衣物了。

煮了飯,鍋底有鍋巴團子。

牛大熟稔的捏了幾個窩窩頭,牛梅花正討了板油回來,“梅花,快來吃窩窩頭了,這是給你留的!”

窩窩頭真香啊…

小福寶砸吧砸吧嘴,她也好想吃…

炒完菜以後,牛大把鍋刷幹淨,在大鍋裏頭放上一鍋水,一大半用來洗澡用,一小半用來洗碗。

窮人家買不起洗碗的皂莢,隻用開水去油。

一家七個吃飯的人,隻有兩碗菜,不過好在板油有油渣渣,其中一碗便是油渣白菘湯。

三歲的牛寶珠看見油渣白菘湯的時候,眼睛都亮了:

“爹爹,咱們家好久沒有吃肉了,肉真好吃!”

用滿園子的青菜換的。

“把湯倒碗裏拌飯”牛大道,他先給沈魚倒了半碗油渣白菘湯,自己舀了半勺子,其他的幾個孩子分了。

小福寶看他們吃飯吃得倍兒香。

牛寶蘭比她大半歲,沈魚和牛大商量著讓牛寶蘭把奶戒了,吃輔食,把奶省下來給小福寶吃。

牛大撿了小女娃娃的事,滿村人都知道了,有來看熱鬧的,也有來嘲諷的:

“這牛大可真是發財了哈,老絕戶撿了個小絕戶,哈哈”

牛大家沒有兒子,所以村裏有那麼幾個人喜歡嘲諷牛大家,甚至都跑上門來嘲諷。

牛大一家剛才吃肉的好心情都被弄沒了。

牛翠花放下碗,走出去就回道:

“俺家沒兒子咋了?你家八個兒子,連飯都吃不飽,頂個屁用!”老大牛翠花突然氣勢洶洶的朝門口吼道。

“呦,傻丫頭發飆了,可別又被她打傷了!趕緊逃命去吧!逃命去吧!”說話的是四十多歲的大譚氏,她丈夫牛富在鎮上賣草鞋。

“牛大丫頭說話清晰了,是不是不傻了?”隔壁屋裏的小譚氏說道,小譚氏雖然也姓譚,但並不是譚氏的近親,小譚氏叫譚知禮。

因隊裏隻有她二位姓譚,所以分了個大小出來,大譚小譚向來不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