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想來想去,覺得母後乃是天下第一等的智者。她能與程太後成為至交,一是因為程太後確無害朕之心;二來便是因為她讓程家感受到了她的誠心。
當然,朕還是不能如她那般全心全意的相信程太後,但朕以為,朕可以先從尊重做起,廷考本就是太後擬訂的法子,朕告知她一聲,不也是應該的嗎?”
許墨林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眼淚順著臉流下來,臉上卻是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他跪坐起來,摘下官帽,雙手摁在地上:“皇上,自先帝崩逝以來,臣終日都處在惶恐之中。
開始,是擔心程太後害你;接著,擔心宗親奪權,外戚亂政;程家……不止是程家,皇上一刻不在臣眼前,臣這顆心便懸在半空。
好不容易熬到您一日日長大,又擔心太後們未曾好好教導皇上。未親政的時候擔心您不能順利親政,親政了又擔心您擔不起天下之重任。
外官進言,怕您聽了不該聽的;又怕您獨斷專行,不聽該聽的。日日憂思,恐負了先帝所托,將來無顏見他。
今日聽皇上所言,甚是欣慰。不在於您對程家的態度有所變化。而在於您有擔當天下的勇氣和明辨天理之能。此乃萬民之幸,大秦之幸也!”
小皇帝愣了一下,走過去將許墨林扶起來:“許師傅不用這樣……”
許墨林直起身子,拱手道:“臣有一事相求。”
“嗯,你說。”
“想必皇上您已經看出來了,世家之亂也好,處置遼東也好,都不是非要太後她們去的要緊事。
程太後、沈太後和秦先生之所以選您剛剛親政時出長安,恐怕也是希望您能趁此機會立帝王之威。
這是他們的誠意,我們應當好好接下。但自古以來,臣強君弱就會有禍事。哪怕武國公、太後等人皆無反叛之心,程家之勢在此,皇上便不可丟了防範之心。
臣欲在今年科舉和廷考之後辭去大丞相之職,改任黑水道府正,替皇上經略遼東,請皇上恩準!”
這貨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小皇帝被嚇得跳了起來:“你在胡說什麼,大丞相不是做得好好的嗎?”
“臣本就是地方官出身,比起做丞相更適合做府正。今科考試結束,皇上身邊自然會有自己的賢臣。老臣欲做表率,要讓天下人知道。除了程家,大秦亦有守疆之臣!”
“可是遼東苦寒,您又不是武將,受不了怎麼辦?”
“那……請皇上賜臣隨葬昭陵!”
“……”
許墨林退出禦書房,蕭君佐推門走了進去,小皇帝站在窗前看月亮,他輕輕將帶來的奏折放在案幾上。
小皇帝忽然開口:“之前他答應太後做大丞相時,朕還懷疑過他。”
“人非聖賢,讀書之人都有想過要封侯拜相。但臣相信他對皇上的心意是不做假的。”蕭君佐說道。
小皇帝回頭看了他一眼:“因為他是父皇的朋友嗎?”
蕭君佐點點頭:“是!”
小皇帝笑起來,伸出手重重拍在了蕭君佐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