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看來洋人特別喜歡,做人口買賣,那麼,不知道他們對這些倭國人有沒有興趣了。
“他們剛經曆過災難,而且那個地方的確地震頻繁,如果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是否會逃離?還有那些洋人信奉的上帝,不就是要帶給苦難的人希望嗎?”景莊聽了旁邊鄔先生說的話,也點頭,不錯不錯,這不是他們在做人口買賣,而是實行人道主義救援,災難都有了,那還不趕緊跑呀!跑不了的,不是還有天主教在給他們洗腦啊。
果然,聰明人的腦子就是轉的快。
順著這個話題景莊繼續聊,倭國實行這樣的套路,是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什麼東西可言,如果是換成別的那就要換個方法。
說到後麵景莊發現自己跟弘暉有點暈,是四爺跟鄔先生打的謎語越來越多,和他們這些黑心肝的進行商量事情,沒把自己賣了,已經是很不錯。
“十一,後麵的事情,我會派一個人去跟洋人交涉。”四爺就算是自己想讓洋人成為那把刀,他都不會自己親手去沾染這件事情。他也提醒景莊,一切照舊,在他眼裏這個十一弟,可是一個大寶貝,寶貝的用法可不是那麼草率的。
景莊點頭明白四爺想要他做什麼,更多的就是讓自己來提醒他海外的事情,並且,這禍水東引,隻是權宜之計,主要的還是因為自己壓根兒就沒有跟洋人直接對上的能力,尤其是在經濟這一方麵,那還有什麼可等的,還不趕緊麻溜的發展自己!
弘暉送走景莊之後,鄔先生對著四爺說,“恭喜四爺,得一良才。”以前知道十一爺跟他家四爺關係好,但沒有好到這種程度。現在,說的不好聽一點,兩方已經結黨,而這位十一爺也是一位妙人。
“那也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四爺雖說這麼回答,但心裏也是這麼想的,因為他發現景莊關注地方,永遠都不是朝廷上的事情,但他做出的事,說出去的話都對朝廷有影響,所以,怎麼用景莊,在四爺心裏也有一個大概的構想。
景莊回去之後,除了跟梁安若多說之外,的確是什麼都沒管,開玩笑,這事兒放心的交給四爺去處理就好了。他辦事兒,自己放心。
所有人都沒有發現的時候,有幾個洋人的商船,帶著幾位傳教士,離開了華夏的港口,往東邊去,那裏有很多的人口,說不得是一個大買賣,畢竟大清現在對他們的態度不似從前。做商人的,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麵。而且那個過來找自己的官員,告訴自己一個華夏的道理:事緩則圓。
他們明白了,先出海走這麼一圈,不耽誤自己賺錢,回來的時候大清,還是有自己的朋友,還會有人歡迎自己來做生意的。他的那些富豪朋友們現在雖然擔心,但還是過得無憂無慮,就說明這件事情出一趟海就能解決,明年的秋天,他們一定會回來的。
而傳教士聽到有災難,順著船往那邊走,有災難好呀,這樣他們的上帝就可以在另一片土地上發揚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