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指頭那個又大又鬆,還特別醜的小花戒指,梁安若噗嗤一下就笑了。“真醜!”雖然這麼評價,但還是非常小心翼翼的護住了手上的這枚戒指。
“這事兒都跟咱們沒關係,不用跟兒子這麼小心翼翼。”景莊四下瞄了一下,沒有人又在梁安若耳邊悄聲的說,“我見老四的時候偷偷在他手上寫了十二兩個字,他會去查的。而且他也向我暗示,這個回去的一路上都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回去嘛就說不定了。”
景莊知道梁安若在擔心什麼,誰都不知道這些阿哥爺有沒有什麼後手之類的,萬一再讓馬匹受了驚,這就容易出事了。
的確,一路上都非常平靜的度過,隻不過回去的速度比較快,梁安若都覺得自己顛的都要散架了。
回到京城,皇帝看著跪在下麵的兩個兒子,手上翻的是更加全麵的證據,還有這段時間他們在馬車裏麵日夜不停的寫著奏折。
“胤礽,自己看看吧,你的好兒子不僅要殺了朕,還要擁護你這位好父親當皇帝呢。”說著就將幾張供詞直接甩了出去。
太子一愣,趕快將供詞來回的翻看,這不對,這怎麼可能呢?他明明已經把弘皙從裏麵摘出去的,幹幹淨淨,怎麼可能還會在供詞裏麵出現他,甚至裏麵還寫到了弘普的名字,這次到底是誰下的手?
“皇阿瑪,弘皙孝順仁義,又是從小在您身邊長大的,他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這會兒太子真的是有些急,也沒有辦法想得那麼的多,就直接開口為自己的兒子辯駁。
“有你這樣不孝的阿瑪,就算在朕身邊長大,難道真的是忠孝兩全?”看見太子如此緊張自己的兒子,皇帝突然想起在康熙二十九年,烏蘭布通之戰前夕,自己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胤礽看到自己病容,絲毫沒有憂愁的樣子,自己當時心裏就咯噔了一下,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讓他先回北京①
從那件事情開始到現在,近二十年的時間,皇帝一直記著這件事情,一個對他不孝的太子,真能堪當大用嗎?可是現在他看著,這個當年不擔心自己的兒子,現在特別擔憂自己的兒子。心裏的情緒翻湧了很久,但是他忘了,近二十年前,太子也隻是一個十歲多的孩子,就因為這件事情一直在皇帝心中落下了一個隱患。或許那個時候年幼的太子,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父親對他的不滿。
可這話聽到太子耳朵裏麵,也心裏不是滋味,弘皙有自己這種不孝的阿瑪,那自己的阿瑪也就是在上麵高高坐著的皇帝,是否也如此呢?有句話,叫做一脈相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