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福壽膏(鴉片)(1 / 2)

景莊看著手裏的東西對梁安若說,“恐怕他們這是想討好咱們。這東西以前可是貢品,現在應該也是價值黃金的玩意。”

福壽膏其實就是鴉片,俗稱大煙,這名字是萬曆皇帝給鴉片起的。《大明會典》記載了當初藩屬各國給明皇室進貢鴉片的事。據稱暹羅、爪哇、孟加拉國王定期向中國派出朝貢使團,貢品中就有鴉片。暹羅每次給皇帝進貢200斤,皇後100斤,但這個數量並不能滿足皇室的需要,皇帝還要派出太監到處尋覓采購鴉片,而當時的鴉片價格與同等重量的黃金同價。①

直到現在,這種東西也出現在大清,比不過晚清流通沒有那麼廣泛,還是那句話量少價貴。景莊跟梁安若覺得這玩意兒是毒品,可是在現在有些人的眼裏並不是這樣的。

“價比黃金,嗬嗬,這世上最賺錢的東西,一個是軍火,一個是毒品,搞搞?”梁安若臉上厭惡的神情不作假,華夏兒女聽到毒品聽到鴉片,厭惡是肯定有。“搞,怎麼不搞,誰不讓老子搞?老子帶人掀了他們的館子!”

現在這就是手裏有槍的底氣,研究所和兵工廠現在還都處於景莊的產業,朝廷看到成效之後,決定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撥銀子,慢慢的收歸。

兩個人確定了之後,第二天就乘著一輛並不起眼的馬車,讓人帶著去城中賣福壽膏的地方看一看,搞他們之前怎麼著也得踩個點吧。

他們原先沒有接觸過,等接觸過之後才知道現在賣大煙的地方癮而密,並沒有那麼的普及,想要去大煙館吸煙,還得有專人介紹,並且最重要的是有錢。“爺,福晉,奴才讓人去查了,有這幾家背後都是有人撐腰的。至於是誰,時間太短奴才還沒有查出來。”元多福帶他們走過了京城比較有名的幾家煙館,一查就知道了,現在煙館的主人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畢竟能弄到大煙且有本事去賣都不是一般人。

景莊冷哼一聲,“就算是皇帝在背後給他們撐腰,老子照樣也得掀!”咬牙切齒說的就是景莊跟梁安若現在的心情。這種心情就是把他們都抓來,將鴉片灌進他們嘴裏。不是想賣嗎?那就嚐嚐吃了它的感覺是什麼?管他們背後有誰撐腰,無非就是滿清的達官貴族。

“這東西一時之內還禁不了,有的人都把它當做藥材用。”鴉片是由罌粟加工提煉而成,梁安若查過書籍和最早的記錄,早在唐朝,有穆斯林商人就把罌粟帶入中國,作為止咳治痢的藥物出售;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鴉片也是一味珍貴的藥材,主治“瀉痢脫肛不止”。②

想要禁煙,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如何把它控製得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先把背後的那些人炸出來才行,總得知道他們是從哪裏搞到的這些東西,從源頭上製止得住。”景莊感覺不光是京城,隻要人口經濟繁茂的各大城市,或許也已經有了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