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的同誌,這聾老太在你們南鑼鼓巷95號有沒有其他人照顧?一直不鬆口,我們得找個突破口。”一個才工作的公安幹事問道。
“有,一個叫易中海,一個叫何雨柱。倆人都在紅星軋鋼廠工作,一個是八級鉗工,一個是廚子。”林夕回答道。
所長這時走了出來。
“所長!”公安敬禮。
林夕這才看見所長:“怎麼樣所長,老東西有沒有交代?”
“茅坑裏麵的石頭,老太太的裹腳布。”所長搖搖頭。
“其他人審問的怎麼樣了?”
“報告所長,出來了幾個審訊結果。幾個重要的敵特頭子都交代了。”
“怎麼樣?是不是她就是風箏?”
公安幹事搖搖頭:“不是。他們交代的東西五花八門,但是說隻知道聾老太是接頭人,並不知道她的身份。至於風箏,他們甚至都沒聽過這個代號。”
林夕這時問道:“不會吧,他們這是暗度陳倉,想給她打掩護吧?”
所長開始思考起來。
這次行動很成功,看著是一鍋端了,但是有一個漏洞。
聾老太太是怎麼得知的紅星軋鋼廠能生產特種鋼材的。
“不對勁,剛剛審訊聾老太時,半天就說了一句話。你們就想瞎心思繼續猜。”
“她完全可以從頭到尾都不說話的,為什麼要說這句呢。”所長把疑惑講了出來。
“誒,所長,林夕同誌剛剛說得那倆人,易中海和何雨柱,會不會有問題。”有公安幹事提出了意見。
“之前調查過這倆人了,沒什麼問題,他們也是被聾老太蒙在鼓裏的提線木偶。聾老太在沒解放的時候就住在南鑼鼓巷這裏了,那時候可能就已經加入老蔣那了。”
林夕突然想到一種可能:“所長,她是在給別人打掩護!好讓真正的“風箏”有撤離的機會?”
“鴿子市被端了,消息肯定很快就會傳出去。居民們可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抓捕敵特,可風箏肯定知道。”
“聾老太太拖延的時間越久,對風箏越有利,風箏也能立刻逃跑。”
林夕分析的頭頭是道,有些公安幹事已經認同這種說法。
“不對,不對,迷魂陣!”所長瞬間清醒了起來。
“聾老太這是給我們布迷魂陣。”
“根據我們的情報,“風箏”潛伏很久了,他的任務不僅僅是傳遞情報這麼簡單。”
“更多的是搜集分析情報,還有策反相關的人員,培養新的敵特分子。”
“啊?”畢竟林夕是衛生員出生,不是搞情報的,還真沒想到這一層。
“之前我們調查何雨柱時就發現了一件事。”
“他的父親何大清在40年代和一個白寡婦跑了,留下了自己的兒子的和女兒。”
“這種事情,放在普通百姓身上怎麼可能發生?”
林夕的腦仁直炸。
“所長,你的意思是,何大清是被聾老太太策反的敵特人員,跟寡婦跑了隻是借口。”
“真正的目的,是去河北搜集重要情報?”
派出所長點點頭:“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