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完這一切工作後,就等著收魚了。

他在附近用石頭搭了一個簡易的燒烤爐,用柴刀削了幾根竹子,又從附近的草叢和林中采集了不少幹茅草和枯枝,等下烤魚用。

接下來,蕭雲也沒空閑著,他在河道附近發現了不少野菜,綠意蔥蔥,長勢很好。

於是,他就開始采集,水芹菜和蕨菜都采集了不少,意外地還發現了幾個野雞窩,從裏麵摸到了十幾枚野雞蛋。

這附近的人搬走後,野雞都開始在這裏築窩了,倒是便宜了蕭雲。

可惜沒發現野雞,不然今晚又可以喝到美味的雞湯了。

一個時辰後,蕭雲回到河道處,將竹籃從水中提起,就見到了十幾條肥美的青魚、草魚和鱅魚在竹籃裏活蹦亂跳!

果然大豐收啊!

蕭雲喜出望外,他在溪邊用石頭壘起,圍成一個水窪,將魚都倒進水窪裏先養著,將竹籃又放到了石壩的缺口處,繼續捕魚。

不怕吃不完,吃不完就做成魚幹。

本來蕭雲想放些魚在葫蘆空間的小湖中的,但無奈湖水太冰了,魚兒根本養不活,估計放進去幾分鍾就凍死了,所以小湖隻能當冷藏庫使用了。

從水窪中挑了七八條最大最肥的魚出來,開膛破肚,清洗過後,用竹子從魚嘴處穿插而過。

可惜沒有薑蒜,去不了腥味。

用火折子點起火,逐一放進柴火,他打算用炭火烤魚的,用火直接燒烤,魚身會熏得很黑,而且草灰很多。

擔心吃不飽,將三枚野雞蛋裹上泥團,埋在炭火中。

等了一會,陣陣魚香味就飄散出來,蕭雲的肚子又不爭氣地開始抽搐起來。

可惜,沒有油鹽醬醋,不然刷上一層胡椒粉和油鹽,那味道就絕了!

但饒是如此,蕭雲已經垂涎三尺,他迫不及待地就開動了,也不怕燙,狼吞虎咽地就開始撕咬。

吃完魚和野雞蛋後,蕭雲一臉舒坦地躺在樹蔭下的草叢中,摸著鼓脹的肚皮,望著碧藍的天空、悠悠的白雲,耳邊傳來悅耳的鳥鳴聲,感覺生活十分舒適,歲月靜好。

躺了一會兒,突然想起種糧大計。

他翻身坐起,將玉葫蘆從衣服裏麵掏了出來,小心地看著玉葫蘆,這可是位爺,得小心侍候。

他誠懇問道:“葫蘆啊葫蘆,問你個事,陳大爺和葉大娘可以進空間嗎?如果可以的話,你就給點反應,劈個雷吧。”

他望著天空,半天沒有見到雷劈下來。

難道玉葫蘆隻能在空間裏麵才能降下天雷?

蕭雲隻好進入葫蘆空間裏麵,重複了一遍問題,結果還是沒有天雷劈下來,看來是不行了。

蕭雲頗感失望。

......

蕭雲提著竹籃滿載而歸,竹籃裏裝著野菜和幾十條魚,魚都已開膛破肚清洗過。

他打算留下四條魚做午飯和晚飯,剩下的用鹽醃過後,掛在院子裏的竹竿上曬幹。

進到院子,發現葉大娘沒有出去采藥,而是在院子裏舂米,陳大爺在旁邊打下手,將掉出來的穀子重新掃進臼中。

舂米就是把穀子去殼的過程,采用的工具有點像搗藥罐,一個木棒槌、一個臼。

臼是一塊中間凹下去的大石塊,像酒杯,據陳大爺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將穀子倒進臼中,用木棒槌砸穀子,把米糠砸掉,就可以得到白米,過程相當費勁且勞累。

要舂白一臼米,最少舂三百下,將近半個時辰。即便是一個壯漢都要舂得大汗淋漓,喘氣不已。

葉大娘年紀大了,力氣衰弱,舂一會,就得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