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僅僅半個多小時,《長津湖》便讓全場淚崩。

柳宏偉知道,由陸離執導的這部影片,已經穩住了,隻要後麵不崩,恐怕又是一部經典之作。

然而以陸離的能力,又怎麼可能會崩?

所以,柳宏偉的此刻的淚水成分很複雜,既有為影片中可愛可敬的誌願軍戰士們而感動,也有為陸離影片塑造之成功而激動。

其實不僅僅是柳宏偉,到場的影人和媒體記者們,也都能感受到影片的成功。

陸離的作品,果然一如既往的神奇。

這將是又一部改寫國產戰爭片天花板的電影。

一場誌願軍戰士們穿過亂石堆的戲,便已經將所有觀眾的情緒調動了起來。

而影片的節奏也是非常的緊湊。

沒有任何多餘的鏡頭,一切都是那麼的幹脆利落,讓觀眾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仿佛自己穿越時空,來到了七十年前的那片戰場。

冰天雪地中。

誌願軍戰士們在步行趕路,有的還穿著單衣,臉上掛滿冰霜凍得通紅,有的戰士甚至在趕路的過程中就已經犧牲。

但是,誌願軍戰士們前進的腳步,卻從未停下。

在所謂感恩節這天,美軍穿著棉衣吃著肉,空氣裏充滿了過節的歡樂,第七穿插連卻啃著土豆在雪地裏潛伏,伍萬裏一口土豆下去,牙都被崩了下來。

這一幕,再次讓人淚奔。

鏡頭在凍土豆和烤火雞之間反複橫跳,衝擊觀眾的視覺感官。

然而,在場的抗美援朝老戰士們卻更多的是感懷。

因為這一切都是真的,都是他們親身經曆過的,沒有絲毫的藝術加工。

當時的朝鮮戰場上,敵我雙方的差距不可謂不懸殊。

醜國發展多年,代表著世界上最尖端的軍事力量,而新龍國則是剛剛立國一年時間,經濟差距巨大,導致誌願軍後勤嚴重跟不上。

美軍還有飛機大炮,海邊還停著各種艦船,我們隻有一天一顆土豆和落後的武器裝備。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龍國的“立國之戰”,長津湖戰役則是這場“立國之戰”中最艱苦的一場戰役。

我軍第9兵團3個軍,在朝鮮北部的高寒山地,也是朝鮮戰場上最寒冷的區域,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被稱為美軍王牌軍的美10軍進行了直接較量。

在室外氣溫低至零下40度,戰爭裝備懸殊、環衣物食物補給不足的環境裏,我們的誌願軍戰士們正在圍捕美軍的“北極熊團”!

影片通過伍家兄弟和第七穿插連眾人的視角,從整體到局部,帶領觀眾一起打完了這場艱難而又酣暢淋漓的冰雪之戰。

誌願軍戰士們通過徒步行軍,在零下40度的極端惡劣環境下,已經悄悄的把美軍陣地團團包圍。

大戰一觸即發。

“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

隨著衝鋒號的響起。

寧靜的雪夜突然“活”了過來,一個個身影從暗夜竄出。

“衝啊!”

“衝啊!”

“衝啊!”

山呼海嘯般的衝殺聲,無數早已被凍得發抖的誌願軍從冰雪覆蓋的崇山峻嶺中一躍而起,頑強地向被包圍的“北極熊團”陣地發起猛攻。

四麵八方硝煙滾滾,炮火點亮了長夜。

隻是一瞬間,觀眾們就仿佛跟隨誌願軍戰士們,進入了那片冰雪長津湖。

大銀幕上,烽火連天,大地顫動。

大銀幕下,觀眾們攥緊拳頭,屏住呼吸。

而抗美援朝的老兵們早就已經淚流滿麵,從衝鋒號響起的那一刻起,他們心跳就已經加快,體內的熱血在湧動。

衝鋒號仿佛已經刻入了他們的基因。

衝鋒號一響,前麵無論是什麼洪水猛獸,隻有衝鋒。

影片中,陸離和主創團隊拍攝出了最悲壯最熱血的戰爭場麵。

連番炮火,激昂配樂,給出足夠的沉浸感。

炮火紛飛之間,甚至能感受到彈片擦身而過的驚險。

戰士們前赴後繼,用血肉之軀抵抗連天炮火。

那種冰冷的,壯烈的,殘酷的美感是語言難以形容的震撼,是一種油畫般的濃烈,又有如生死般壯烈。

還有那場景的光影和質感,彈道,光影,凍痕,動作的連貫性……

這些平常不太會被觀眾注意到的細節,事實上是一部史詩級戰爭大片構建沉浸感的必備元素。

而《長津湖》都做到了。

子彈擦身而過,讓人窒息。

炮彈在耳邊炸開,讓人懵圈……

戰爭的恢宏場景與觀眾沉浸感交融在了一起,當敵軍密密麻麻的子彈掃投向衝鋒戰士時,觀眾們也會跟著憤怒和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