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梁三喜留下來的遺書,梁大娘和玉秀堅持用撫恤金以及賣豬的錢,還完了梁三喜生前欠下的債務。
人死賬不能空。
這是善良的一家子對道義的堅持。
梁大娘和玉秀抱著孩子,告別九連的戰士,踏上了返鄉的歸途,她們沒有帶走任何東西,就連梁三喜的撫恤金都拿來還債了,但是她們帶走了所有人的尊重。
也許以後的日子娘倆依舊很難,但是,她們心安理得……
……
九連的戰士目送梁大娘和玉秀的離開。
載著她們的軍用越野車,經過連綿青山,而在山腳下,便是烈士們的墳墓,墳墓前敬放著花圈。
青山有幸埋忠骨。
所有人再一次淚灑當場,同時也明白了片名《高山下的花環》的意義。
山崗上,雷軍長向著梁大娘和玉秀離去的方向,向著青山下的烈士墓園,肅然敬禮。
向烈士家屬敬禮,更是向烈士們敬禮。
唰!
電影外,老首長也站了起來,像電影中的雷軍長一樣,提拔身軀,肅然敬禮。
他是向電影裏可愛的戰士們敬禮,是向剛正不阿的雷軍長敬禮,是向深明大義的烈士家屬們敬禮,更是向英勇保衛國家而犧牲的烈士們敬禮。
他同樣也是向陸離的這部電影敬禮。
太好了。
陸離的這部電影太好了。
好到他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
從一開始,他被陸離開場所塑造的七十年代軍營的真實所打動,再然後,他又被陸離親自出演的花花公子趙蒙生給氣到了,感覺他出演這樣的角色,簡直有損軍人的形象。
但是……
後來他發現他錯了。
趙蒙生經曆了一場戰與火的心靈的洗禮,成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戰士。
而看電影的他,又何嚐不是經曆了一場心靈的洗禮?
電影太震撼了。
不是片中真實而宏大的戰爭場麵帶來的震撼,而是戰爭前後的文戲,給你帶來心靈上的震撼。
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的鮮活,每一段戲都是那麼的精巧……
組合起來,成為了一部讓人從心理上感受到震撼的電影。
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
老首長甚至覺得,這是一部堪稱偉大的電影。
因為電影除了好看之外,還折射了許許多多現實中的問題,深刻而又廣泛。
“龍國,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誰要把後門走到我流血犧牲的戰場上,我就第一個讓她的兒子扛著炸藥包,去炸碉堡!”
“這些年,我們離開戰爭太久了,離人民太遠了!”
一句句振聾發聵的台詞,讓人警醒。
這樣的片子,作為紀念人民軍隊成立一百周年的片子,實在是太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