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回報,陸光達送給馮石一本詩集。
其中他最喜歡裏麵的一首詩。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兩個男人相視一笑。
男人之間的浪漫,也不過如此。
終於……
在所有人艱苦卓絕的奮鬥下,1964年4月,一列火車轟隆作響,秘密開往羅布泊,上麵正式原子彈的核心部件。
這意味著,距離原子彈的爆破近在咫尺。
與此同時,陸光達也要回京參加會議。
就在陸光達到達京都機場時,他遇到了他的老同學,也就是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美籍華人科學家夏世忠。
此時的夏世忠剛剛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可謂是春風得意,周圍跟滿了記者。
“這麼多年你跑到哪去了?”
夏世忠問陸光達的動向,應為當年在物理屆已經頗有些名氣的陸光達已經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好多年。
“你怎麼在這啊?我不是做夢吧?”陸光達也很意外。
“不是不是。”
兩人有著很深的情誼,再次見麵都很激動,緊緊擁抱,喜不自禁。
“偶賣瓜,你瘦了好多!”
“從醜國回來的?”
“我回來就是想見你,在京都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
兩人說著話。
一旁護衛陸光達的護衛卻是皺起了眉頭,而不懷好意的醜國記者,更是抓緊時間,哢嚓哢嚓拍下兩人見麵的照片。
陸光達沒有想到,僅僅是因為這一次與夏世忠的意外見麵,他被保密局扣留在了京都。
“什麼,不讓我回基地?為什麼?”
“對,在京都參加學習,不要回家,也不要回基地,等待通知。”
“時間這麼緊,我的工作誰負責?”
“請你把保險櫃的鑰匙交出來!”
陸光達被以學習的名義扣留在了京都,這讓陸光達氣憤不已,原來他和夏世忠的見麵被醜國記者拍了下來,登報成了大新聞。
陸光達無可奈何,隻能接受安排。
然而這個時候,正是原子彈試驗最關鍵的時候,陸光達作為整個計劃的帶頭人,他的缺席儼然會讓整個計劃陷入困境。
陸光達不在基地的這段時間,重擔全部落在了科學家李一凡的身上。
李一凡積勞成疾,伏案吐血。
基地的科學家們急了,馮石急了。
電影外的軍部將軍們也著急了。
在最關鍵的時刻,正治鬥爭再一次成為了絆腳石。
不得不說,陸離的電影一如既往的大膽,真實的反映出當時的環境。
一向嫉惡如仇的老首長,這一次倒不著急了。
因為他知道,那確實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國家如此謹慎也不是毫無道理的,原子彈隻準成功,不準失敗。
無論是誰,都不允許違法規定。
陸光達也不意外。
他與夏世忠的見麵,是陸光達自己因為激動而疏忽了一些東西,這是他必須要經曆的。
那個一心為民的人在主持著這項計劃。
他也一定不會冤枉陸光達的。
道阻且長。
但是陸光達一定會回來,和大家一起完成這項偉大的事業,讓所有人聽見那一聲響徹世界的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