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這個軻比能,一見勢頭不對,就立即遷往大漠深處,並且向鮮卑各部示警。
原本大家還都在嘲笑軻比能軟弱,啥時候漢軍這麼強悍過?結果等步度根、素利、彌加、厥機各部分別跟漢軍交戰,甚至見到了青龍騎兵那來去如風的戰法,他們都對軻比能佩服起來。
軻比能跟漢軍打了幾場,居然還沒死多少人,這就已經很強了好嗎?而且陸續大戰,軻比能成為了在他們撤退路上接應的部隊。
可其實跟軻比能接戰的去主要以麴義的並州軍為主,匈奴人就是跟著打醬油的,這時候的匈奴剛剛死了大汗,還在恢複階段。
接連大戰,鮮卑被打怕了,彙聚在了一處,推舉軻比能成為鮮卑新的共主,成為了整個鮮卑的單於。
而管寧則選擇了保守戰略,他將軍隊駐紮下來,下令就地建城。更是向草原派出了大量商隊,支持這些新城池的建設。
同時,這些商人也開始與匈奴和烏桓大量貿易,幫助匈奴和烏桓恢複生產,增強戰力。
管寧的戰略白加能夠看得出來。
通過新建城池來增加占領地的實際控製,驅使烏桓和匈奴對鮮卑不斷作戰,而漢軍則是在關鍵時刻參與決戰。
之所以草原邊患不絕,那是因為草原總要有主人,而漢人從來沒有真正在草原上立足過。
隨著新城的城牆崛起在草原,殺胡令隨之而來。
當然,這道命令的實際名字叫《對有罪鮮卑誅殺令》!
管寧將鮮卑分為兩種,一種是參與過對大漢劫掠且不知悔改的有罪鮮卑,一種是認錯悔改,並且不是主動參與對大漢劫掠的鮮卑。
但是這個怎麼區分?抱歉,最終解釋權歸管寧所有。
而對於有罪鮮卑,一個鮮卑男人的頭顱,可以兌換法幣五兩白銀;一個鮮卑男人可以兌換法幣六兩白銀,一個鮮卑女人可以兌換法幣八兩白銀,孩童折半。
一時間,整個鮮卑都掀起了腥風血雨。簡直草原上養馬都不如去抓鮮卑俘虜,就算是屠殺一個群落,那得到的收益都要好過辛苦勞作一年。
有匈奴人感慨,“早知道鮮卑人這麼值錢,幹嘛還要搶大漢呢?沒必要啊!”
管寧的戰略方針,就是要用金銀,高額的報酬,來攪亂草原。讓匈奴、烏桓和強大的鮮卑廝殺,用漢軍來保證匈奴和烏桓的安全,保證他們可以全力對鮮卑作戰。
怪不得是對峙,這不是互相對峙啊,這是在讓對手不斷流血。而對於管寧來說,這根本沒付出太多。
送出去的都是青龍法幣,印多少有多少。而這些草原人想要獲得物資,還是隻能向青龍軍來購買。
所以隻是來用物資勾引烏桓、匈奴來向青龍軍買東西,而且物價都在管寧手裏。發現烏桓、匈奴沒了打鮮卑的動力,那隻要漲價,動力就來了。
為啥漲價?對不起,我們的產量有限啊。
事實上,就是讓你們不斷的打,打架就變強。
按照管寧的戰略,恐怕十年未必能平定草原。但如果有二十年,恐怕不但鮮卑沒了,烏桓和匈奴也剩不下多少了。可能那時候的烏桓和匈奴就隻剩下會打仗,其他的也都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