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書法比試(1 / 2)

四國風會的籌辦璃國早就準備妥當,就隻等時日一到就可以開始比試了。

四國風會分文試和武試,先舉行文試再進行武試,最終根據文武比試的結果得出最後的勝者。

文試比四場,武試比三場,每場的第一名可得五麵旗子,第二名三麵,第三名兩麵,第四名一麵。

最終比較四國獲得旗子的數量,最多的就是四國風會的勝者。

四國風會算得上是四國軟實力的比較,參加比試不僅能夠展現本國年輕一輩的風采,還能為自己的國家爭得榮譽。

各國參加的人選皆是固定的,中途不能換人,並且每人都要參加,棄賽的選手則以最後一名計。

文試第一場,書法。

四國風會沒有作詩這項比試,原本是有的,但發現作詩可作弊空間太大。

作出好詩的人並非參賽的人,而是各國的文人學士,他隻是背下來參賽。

所以,作詩就被取消了,改成了書法,現場寫,任有萬般本事也不可能偷梁換柱。

這是雲帆的弱項,雲帆沒好好的練過毛筆,她曾經和山長討論過這個問題,但山長仍堅持她帶隊出戰。

雲帆和山長們一起,在璃國的位置坐好。

文試在國學院舉行,所以有不少學子前來觀賽,為此還特意設置了觀賽區,為學子們提供座位。

文試是由蘇太傅出麵主持,如今還站在高台之上慷慨激昂的鼓勵學子。

蘇太傅是兩朝元老,又得文人敬重,銘王特意請他來主持開場。

蘇太傅介紹了文試的七位評委,他們皆來自不同國家,但都是享譽當代的大家。

無論是學識還是品行,皆被四國之人稱讚。

蘇太傅介紹結束,宣布文試開始。一旁的小廝敲起銅鑼,高聲喊道:“四國風會文試第一場,書法之比,現在開始。”

接著又是鐺鐺的響聲。

中央的空地上已經擺放了十六張桌椅,供參賽的學子坐。

隻是桌上空蕩蕩的,除了有宣紙、硯台和鎮紙,筆墨都沒有。

由於沒人慣用的筆墨不同,參加筆墨的學子需要自帶。

文試對墨筆沒有要求,隻要能寫,用木棍都行。

雲帆也帶了,不過她帶的是一支鋼筆。

四國的人紛紛上場,找到自己的位置,研墨,鋪紙,等著開始比試的信號。

空地中央除了參加筆試的人外,還有不少翰林院的官員巡邏監看,防止作弊,同時也看是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了。

雲帆坐在顧言身邊,看著他來回研墨。在場的人都在有條不紊的忙著準備工作,隻有雲帆一動不動。

她就拿著一支鋼筆上場,把鋼筆坐在桌上就看著其他人忙碌。

場外圍觀的人注意到了雲帆,都在熱切的討論她怎麼什麼也不做,一個個的比雲帆還急,恨不得衝上來替雲帆研墨。

所有人皆已準備妥當,停下動作,監考官員們還需要一一確定才能開始。

監考官到雲帆桌前,見她硯台裏沒有墨,皺緊眉頭問道:“雲姑娘可有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

監考官欲言又止,想要提醒提醒雲帆,但明顯場合不對。於是又問了一遍得到的答案依舊是準備好了,他也隻能皺眉繼續問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