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生孩子的鍋(1 / 2)

真要說起來,林如海這揚州知府在揚州並沒有太多的實權,因為揚州的納稅大戶是那些鹽商和皇商,林如海之前的知府們幾乎所有人都選擇跟那些人“合作共贏”,區別隻在於撈多撈少而已。

而林如海並不隨意收取那些鹽商和皇商們的孝敬,就算收了,也隻會把超出尋常的部分記錄在冊,年底往宮裏獻禮的時候托榮國府一並上交給當今,所以他這幅眾人皆醉他獨醒的模樣就成了所有商人和富戶們的眼中釘。

若不是林家在江南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且陳肅這個林如海的夫人還是榮國府出身,那些人怕是要用一些常規手段來將林如海擠走了。

但即使如此,林家一點也不算平靜,林如海每一次出門應約,幾乎都會遇上同僚贈送妾室通房的橋段,一開始林如海還委婉地表示家有悍妻,大家都是男人,心照不宣地一笑而過就罷。

可廢太子之事才過去了半年的樣子,就有別的勢力妄圖收服江南,手已經伸到了揚州來,若不是平常林如海聽陳肅講過太多的話本子,他怕是早就妾室成群了。

端午節第二天,林如海有推脫不掉的約會,隻能應約。

而陳肅心情著實算不得好,外頭傳言說今年又有鹽商當著不少百姓的麵兒將大批金銀珍寶和難得的瓜果等東西往河裏倒。

往年王氏還會興高采烈地出去看這樣的熱鬧,但是看完了熱鬧回來就隻覺得心塞和嫉恨。王家豪富,那是開國之後掌管了近三十年的海運司,那時候但凡出海的船都要經過海運司的檢查,沒有海運司簽發的官帖也就隻有不超過三丈的漁船才能下海。

所以王家兩代人的積累,就超過了薛家從前朝起幾代人的財富,便是禁海至今,王家也從來沒有缺過銀錢,隻是在王氏親爹年輕的時候遇上了一些危機,他們當初並未站隊當今,所以當今上位之後,王家可是付出了大筆銀錢才勉強保住了權勢。

所以到了王氏這一輩,兩個姑娘就必須有一個跟榮國府或者史侯府聯姻,另一個則必須嫁入薛家,讓薛家成為王家的錢袋子。

然而實際上薛家不僅僅是王家的錢袋子,哪怕王子勝和王子騰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嫁給了薛家的掌家人,薛家實際上給榮國府和史侯府提供的錢財更多,王家能分到的還不到薛家送入榮國府的三分之一。

這一切都在暗中進行,隻有當了掌家人才知道,薛姨媽跟丈夫薛紹感情雖然好,但因為薛姨媽日常過於看重娘家,對薛家的利益多有忽視,所以薛紹一直沒敢跟薛姨媽透底,更何況薛姨媽出嫁七八年了也不見孕信。

但薛姨媽自從嫁入薛家,看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權勢帶來的好處,她認為若沒有出息的娘家兄弟和嫁入公府的姐姐,他們薛家的財富可不一定能保得住,所以跟王氏閑聊的時候,無意間就透露了不少這樣的意思,這才打消了王氏那顆對財富蠢蠢欲動的貪婪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