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巡幸江南1(1 / 1)

建平四十五年春,當今離京巡幸江南。

而陳肅此時已經開始準備待產,她當初的預感一點沒錯,跟林如海荒唐了一整個下午,果然在送走了那兩個上門尋晦氣的姑娘之後,就檢查出了兩個月的身孕。

至於那兩個姑娘,當初也的確是有孕在身,不過月份最大的也才將將一個月而已,可見幕後之人私底下的“努力”也不少。

當初送走那兩個姑娘的時候,陳肅可是大張旗鼓請了全揚州城的大夫一一為兩位姑娘診過脈,確定了她們肚子裏孩子的月份之後,才悄悄把人送走的。

而後甄應嘉也的確查出幕後之人跟甄家大房有點聯係,但大房的人咬死了自己當初隻是隨口說了一句對林如海不滿,哭天喊地說自己被冤枉了,從此這樁案子就跟陳肅當初中毒的案子一起成了懸案。

當今已經下江南三次,前幾次都曾在甄家的園子暫住,也曾在揚州城裏住過鹽商們獻上的行宮,林如海自覺做不出什麼過於媚上的舉動,但也知道若是接駕的排場小了,對他乃至整個揚州城都是一種打擊。

然而他也做不出讓鹽商們主動掏錢的事兒,雖然已經有不少鹽商就差直接把銀票拍在他腦門上了。

陳肅見他急得嘴角都起了燎泡兒,隻能硬著頭皮出主意道:“要說富貴,這天底下還能有比皇宮更加富麗堂皇的地方?要說秀美,甄家那園子已經接駕三次,想必已經打理得獨得江南的精致秀美。”

“所以啊,咱們揚州這一次不妨走走其他的路子,橫豎揚州之地好東西也不少,陛下見過的想必也不多,不如幹脆放開來,隻要是獨特的、不勞民傷財的,咱們都可以加進行宮裏去。”

其實陳肅就是想找個由頭搞一次“商展”。

原本陳肅想把這一次的主題確定為“民以食為天”,想讓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鹽商們麵相老百姓們也展示展示他們自己家鄉的美食和飲食風俗,然後引申一下,說不定就有人手裏掌握了海外來的植物,若是真發現了,她正好借機推廣開來,還能給朝廷一個開海禁的好理由。

然而這時間短任務重的,那些鹽商們倒是從家鄉帶了廚子和一些特色食品來,但植物什麼的估計是來不及安排了,所以隻能等下一次機會。

林如海倒是由此受到了啟發,趕緊帶著衙門說得上話的小官小吏宴請了鹽商和各地有名望之人,把這個意思傳達下去,並且初步確定了這一次要展示的主題:飲食。

沒錯,林如海十分默契地也選擇飲食這個主題,不過他的初衷就十分簡單了,橫豎從前這些鹽商們閑得慌的時候就鬥廚藝,這一次時間不多,選擇這個大多數人已經做慣了的主題正好合適。

至於行宮裏的園子之類的,就“招商”好了。

“咱們呢幹脆不給錢或者隻給三分的錢,但是呢要把所有的供貨商都在陛下跟前過一遍,或者讓民間知道哪些供貨商給行宮裏提供過什麼,這樣咱們沒給或者少給的部分,就算是咱們給那些商人農戶的宣傳費用了。”

林如海以前沒做過這事兒,但見過不少。

“可這樣大肆宣揚怕是對陛下的名聲不太好……”

陳肅可一點不覺得,“隻要咱們在陛下跟前把道理都講明白了,想必陛下也不會說什麼,歸根結底,陛下下江南一趟,肯定不希望勞民傷財,損害了他老人家的聖明。”

林如海其實已經心動了,可一想到眼下跟甄家的關係還算親近,不免有些猶豫,“可甄家從前三次接駕,就欠下了國庫不少銀子,咱們這樣的確是個極好的省錢法子,可甄家那邊就……”

陳肅歎了口氣,壓低聲音對林如海道:“所以甄家能順利從國庫借了那麼多銀錢出來,還能做著杭州織造來斂財。隻是陛下的確體恤奉聖夫人,可一旦新君繼位,就算繼位的是甄家的外孫,除非上麵是個不想有任何作為的,否則這個國庫的欠款,是一定要還回去的。”

林如海隻管把這些還不見影子的事情記在心裏,出門跟大家商量園子的布置和花草石材的采購,也幸好揚州城裏鹽商多得數不過來,什麼珍奇的花草樹木都能找到,至於設計圖樣,則是由麓山書院的學子們提供。

如此一來,這接駕一事還真是讓整個揚州府上上下下都參與進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