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義忠親王(1 / 1)

年前的邸報上麵並沒有複立太子的消息,但榮國府送來消息說廢太子帶著一幹妻妾和兒女自焚而亡,聖上得到消息之後當場吐血,昏迷三日之後才蘇醒,然後力排眾議改封廢太子為義忠親王,以太子之禮下葬。

林如海眉頭緊皺把消息拿給陳肅看,陳肅長歎一聲,沒想到義忠親王竟然是以這種形式出現在了世人麵前。

沉默半晌,陳肅對林如海道:“父親在信中並沒有提到義忠親王兒女的具體消息,我倒覺得義忠親王應該有血脈留存於世,隻是眼下形勢過於複雜,恐怕小世子或者小郡主輕易不會露麵了。”

“而且,日後必定遺患頗多,想必朝中一定會有人借著義忠親王遺孤的名義生事端。”

林如海不知道為何陳肅會認為廢太子還有血脈留存,但陳肅的擔憂很有可能變成事實,不過,這跟榮國府或者林家沒什麼關係。

“我隻是擔憂陛下,先前他暗示朝臣複立太子已經是極大的不妥,眼下廢太子若真有血脈在世,日後不管那位殿下登基,都要多一個暗處的敵人,一個不好,真的會再生出不少事端,陛下這一手,可真是要把兒子們給坑死了呀。”

陳肅有心說點兒義忠親王遺孤的事兒,但注意到林如海依舊稱呼義忠親王為廢太子,就知道他肯定不讚成當今將廢太子謀反一事含糊過去的事兒,畢竟如此一來,率先有動作的廢太子都能被稱為“義忠”,那麼後麵跟著想要做黃雀的四位皇子豈不是也能洗白?

這種謀逆大事還能洗白的,別說是林如海了,朝廷袞袞諸公就沒有一個答應的!

可話說回來,誰讓當今突然父愛爆棚非要給廢太子洗白呢,人都不在了,身後事好看點兒也不是不能讓人接受了,所以當今拖著不上朝,留中反對廢太子封義忠親王的奏折,朝臣們還真不好繼續逼迫下去,誰知道當當今出來之後,會如何發瘋呢?

雖然當今躺在養心殿裏不出來,可他的爪牙已經尋了不少錯處把禦史台的人送走了一半,從前背叛了義忠親王的人也送進了一半,就連榮寧二府都冷落了不少,張老太師一家更是被遣送回原籍,張家已經出仕的四個子弟連官職都被抹了個幹淨,四代人的奮鬥瞬間就成了泡影。

然而張老太師為了兒孫們將來的路能走得更加順暢一些,直接自絕在家,張家連喪事都辦得十分簡陋,曆經四朝的張老太師去世也隻半個月的時間就被封棺被兒孫們帶著回老家入土為安,期間也隻有榮寧二府和幾個關係實在密切的學生上門吊唁過,張家肉眼可見地沒落了。

張氏生賈璉的時候有些難產,身體一直算不上好,就連管家權都分了一半出去。史氏見張家如今這樣的下場,自然會擔心榮國府也會被義忠親王之事給牽連在內,所以幹脆自己咬著牙再次接管了榮國府,看著倒是沒有很偏心二房的意思,此舉維護張氏的意思居多,讓張氏對史氏這個婆母感念不已。

而被張氏感念的史氏,其實私底下已經不止一次跟賈代善提過給賈赦娶二房的話了,與其說她明麵上是在維護張氏,還不如說是在維護整個榮國府的臉麵。

明眼人都知道張老太師一是為了應付當今對朝臣們的遷怒,二來也是為兒孫們的將來考慮。橫豎等當今腦子清醒一點,自然會對張家抱有愧疚之心,然後張家人便能借著當今那一點愧疚,仕途走得更加順暢些。

這些不少朝臣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賈代善作為當今的心腹自然也不例外,史氏就算看不明白,但賈代善會跟她說明,再說眼下榮寧二府最好穩住眼前,不要有什麼別的動作招人眼球,不然恐怕也需要有人像張老太師一樣犧牲自己來轉移視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