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的婚事已經差不多定下,史氏又開始操心十九郎和賈璉的婚事。
賈璉還好,榮寧二府已經決定了要在勳貴裏頭尋摸,如今京城裏能跟榮國府門第差不多的勳貴數來數去也就那麼幾家,隻要這邊放出話,總能給賈璉選到一個合適的妻子。
況且賈璉對妻子的要求也沒多高,隻要長得漂亮性情又過得去就行了。
張氏背著人多次在賈赦跟前抹眼淚,她自己出身清流,哪怕明白賈璉作為榮國府的兒孫需要為榮國府奉獻,依舊痛心她這可憐的小兒子隻能在那麼小的範圍內選妻子。
賈赦這些年跟張氏的感情越來越好,雖然在同輩裏罕見地讓通房生下了庶子和庶女,但那都是張氏主動提出來的,且那兩個孩子如今也養在張氏跟前,張氏自己可沒一點不情願的想法。
張氏多次哭泣終究還是影響了賈赦,他想著要不在宗室裏頭為賈璉選一個妻子算了,雖然宗室不是勳貴,但也不屬於清流啊。
張氏一聽覺得有道理啊,轉頭就去了史氏跟前探口風,而史氏因著元春和水溶的婚事,想了想也覺得賈璉擇妻的範圍再擴大一點完全是好事啊,於是親自去了賈代善跟前為賈璉說話。
賈代善一聽就直接想要拒絕,但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史氏給堵住了。
“老太爺,咱們就往遠支的宗室裏麵選就是了,這近支的宗室咱們也不敢去攀啊。”
這倒也是個新思路,賈代善沉吟片刻,道:“如此,便隻能在那些跟陛下將要出五服的,且人家姑娘並沒有爵位的宗親裏麵挑選。”
史氏見賈代善答應了也十分高興,有些話不禁就出了口:“我倒是覺得璉兒也配得上公主郡主的呢,就是怕人家公主郡主的看不上我和老大家的這兩層的婆婆。”
榮國府和寧國府有宮裏的探子,所以賈代善立馬製止了史氏這話,“你且小心些,這些話是咱們做臣下能隨便說的?”
史氏連重孫子都抱上了還要被賈代善數落,臉上自然有些掛不住,想著等會兒一定要讓張氏和賈赦好生犒勞犒勞她一番,不然她可要讓大家夥兒見識見識她這老祖宗的脾氣。
至於十九郎的婚事,京中自然有不少人家也盯著呢。之前十九郎明裏暗裏打聽周家兩位公子如何,便有更多的人打聽他如何,就連宗室和皇子們動了心思,讓陳肅和林如海應付起這些明裏暗裏說媒的人十分吃力。
皇子們那裏還算好的,有當今鎮著,終究不敢把事情做得太明顯,之前元春那裏就有不少人打過她的主意,這邊她和水溶的事情一定下,賈代善就特意進宮向當今稟報了兩家的婚約,當今思慮過後覺得這門婚事做得不錯,當下還打趣了賈代善兩句,還表示若是他們兩家開始正式走禮的時候,他可以賜婚。
賈代善當然十分欣喜地應下了賜婚的事兒,橫豎當今也說了,兩家正式開始啟動別的禮節的時候他才賜婚。
距離發榜也就半個多月的時間,十九郎名列第三,跟林家交好的人家已經開始吹捧說林家將再出一個探花郎的了。
林如海自己並不覺得中狀元有什麼好又有什麼不好的,畢竟他當年考中探花的時候,據時候賈代善說,當今完全是看在他乃是一甲中最年輕又長相最俊美,所以才點了探花。
不過他擔心十九郎年輕氣盛,非要追求頭名的名頭,所以自己從不在十九郎跟前說什麼狀元探花之類的話,隻說十九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經是全家人的驕傲了。
這會試成績一出來,眼熱十九郎的人家就更多了,林如海也擔心若是有別有用心之人對十九郎用上醃臢的手段傷害十九郎也讓林家過於被動,所以直接征求過十九郎的意見,主要是在陳肅的勸說下,親自上門去試探孟太傅的口風。
這位孟太傅跟林家關係還算親近,當年林如海在翰林院的時候,孟太傅正好任掌院,算得上林如海的老師。他家隻有女孩兒,據說身體不算好,但陳肅勸林如海說自家大夫不少,且林家也有那個麵子請動宮裏適合的太醫,所以林如海下定決心跟孟家做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