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尋找兩情相悅(1 / 1)

各旗的佐領和旗主們將各自旗下適齡的秀女們的名字都報給了內務府,雍正和康熙都拿到了名單,雍正對此次大選沒什麼看法,橫豎如今他雖然看起來子嗣單薄但真不缺兒子,至於女人,他忙於朝政,哪裏還會惦記什麼女人。

康熙倒是認真將上三旗的秀女們都審閱了一遍,就為了給幼子果郡王找一個合適的福晉,至於先前被口頭賜婚過的孟靜嫻,康熙帝覺得孟靜嫻畢竟是漢軍旗出身,做果郡王的嫡福晉確實勉強了一點,而且如今孟靜嫻的年歲也被耽誤了,做個側福晉也是好的。

於是這個惡人就被雍正做了,因為是他下旨給孟靜嫻賜婚給果郡王做側福晉的。

而接到聖旨的孟國公府不止不能表露絲毫不滿,轉頭還要向皇帝表示感謝,因為若不是有皇帝說和,他們家的獨女恐怕連果郡王府的大門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進去。

隻是對果郡王和康熙,孟國公府自然多少有些不滿,尤其是果郡王,他說白了在康熙帝的皇子們中間出身最低,旁人,哪怕是皇帝的親兄弟恂郡王,人家雖然是內務府包衣女子生下的皇子,可烏雅氏畢竟是上三旗的包衣,進宮直接伺候皇上的。

他果郡王的生母可是貨真價實的罪女啊,還是擺夷族在三藩之戰中戰敗的戰俘!

再說人家八爺的生母,哪怕被康熙帝斥責為辛者庫罪婦,可其實人家雖然出身辛者庫,卻跟罪婦不相幹的,人家親爹曾今做過辛者庫的主管,隻是她家裏人去的早,所以最初進宮的時候去了辛者庫做事而已。

孟國公府還算平靜地接受了賜婚的聖旨,轉頭去跟榮國府和承恩侯府殷勤走動起來,孟靜嫻則在父母的安排下積極調養身體,為的就是盡快誕下果郡王的子嗣,最好一舉得男,然後她就用看果郡王的日子過活了。

康熙帝上一次想要挑選一個十全十美四角俱全的兒媳,還是廢太子年輕的時候挑選太子妃呢,如今他當舒妃是自己的妻子,他已經愧疚於為了社稷不能給舒妃皇後甚至皇貴妃的名分,所以才想著一定要給他們的愛情結晶果郡王挑選一個最好的兒媳當做補償。

可實際上,果郡王自己一點兒也不喜歡尋常的大家閨秀,當年他確實感念先四福晉和雍正之間的感情,如今看了父母之間的感情,所以更加希望能迎娶跟自己兩情相悅的女子為妻,為此,他一點兒也不在意對方的家世和出身。

然而這種事情在康熙帝這裏是絕對說不過去的,就算雍正私心裏不想讓果郡王娶一個家世了得的世家貴女,可為了自己的形象,他也不可能允許果郡王迎娶一個家世說不過去的女人。

於是事情就這樣僵持了下來,而果郡王的嫡福晉人選一日不定下來,這些即將接受殿選的秀女們就不能出宮,她們的未來連雍正也不能確定,隻能先選一些家世不那麼足的人充入後宮。

果郡王並沒有多少野心,不過他的確想要在朝堂上幹一番事業,因此他也明白自己這樣多番推脫有些說不過去,可被親娘勸過一番之後,他又覺得作為康熙帝最喜愛的兒子,他不過是想娶一個跟自己兩情相悅之人,本就不算什麼,所以哪怕心裏明白他已經惹出了不少流言蜚語的,他依舊有那個底氣堅持自我。

原本陳肅對此沒有任何看法,隻覺得果郡王這樣的想法雖然沒錯,但現實卻有些天真了。然而等到宮裏的秀女們遲遲不能歸家,消息靈通的人家紛紛開始傳言說果郡王區區一個年輕的,甚至在朝堂上沒有任何職務的小年輕,居然能讓雍正停止選閱秀女,耽誤他們家孩子的將來,流言便傳得越發離譜。

甚至還有命婦多次遞牌子到陳肅這裏來求個說法。

陳肅被這些命婦們搞得煩不勝煩,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這才將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雍正跟前,同時還不忘出主意道:“果郡王想要娶一個兩情相悅的姑娘,這本不算什麼大事,橫豎咱們家的家世背景擺在這裏。”

“可壞就壞在他人還年輕,根本沒有想過,大家貴女們雖然也會出門玩耍,卻是輕易不見外男的,如此,能跟他兩情相悅的女子,還能是什麼好人家出來的不成?”

“就算真有好人家出來的姑娘,讓他僥幸看中了,這兩情相悅的背後可是婚前私通。”

“咱們不如請果郡王出幾道考題,若是有秀女都過了的,說不定兩人就能說到一處去了,這離兩情相悅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