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怎麼說呢?”首先提出疑問的是老奶奶。
“娘,您不知道,因為這個孩子,家兵的工作要沒了……”
趙琴說著,眼睛一紅,心裏頭千頭萬緒的,一時不知道要怎麼說才好。
豔梅回來了,招呼著秀芝和秀文去院子裏吃糖。
趙琴無聲的落了一會兒淚,幾個女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發生了啥,也沒催,等著趙琴情緒穩定了一點,才繼續說下去。
原來,現在這個兒子屬於超生,國家早在1979年就提出“鼓勵一對夫妻隻生育一個子女”,南陽公社從1980年以後,多孩家庭出生的新生兒,都算做超生。
“公社計劃生育隊的,已經找過家兵兩次了,第一次就說,這個孩子屬於超生,不符合國家的政策,要我們想辦法,把孩子送人。
可是,這怎麼說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我怎麼舍得。
第二次又來人,說最後給我們一次警告,若是這孩子還不處理,就直接把家兵趕回家。
還要罰款3400塊。
娘,嫂子,家兵沒了工作,我們家裏又沒有地,還要罰這麼多錢,以後要怎麼活呢?”
趙琴說著,又哭起來。
她說的這個事情,白嵐在後世,也曾經在一些影視劇,和別人的一些回憶錄裏麵了解過。
八十年代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非常嚴格。
尤其是農村,一旦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可慘了。
沒生之前,東躲西藏的,稍不留意,就會被計劃生育工作隊,強行拉去打胎。
要是生下來的,隻要是公職人員,包括在國營工廠上班的工人,都得被趕回家,丟了工作不說,還要被罰款,罰的相當狠。
有的家庭交不出罰款,家裏養的雞鴨鵝狗豬都給帶走了,甚至有的連人家房子都給拆了,簡直就是傾家蕩產。
還要連坐,有的兒子家超生,還要罰老子家。
具體當時的執法標準是什麼,不得而知。
老奶奶也心疼女兒,幹張了張嘴,她也不知道怎麼辦。
老奶奶和白氏雖然還不知道,計劃生育政策的嚴格程度,但是就是養一個孩子,也是各有各的考慮。
老奶奶想的是,現在人們生活雖然有些改善,但是每家每戶,日子過得也都不容易,孫媳婦又剛過門,再添一口這小人來,兒子這一大家子,日子過得怕是要更艱難了。
婆婆白氏想的是,幫妹妹照看一個孩子不要緊,但是,如今招弟過門了,趙海都說了,以後這個家裏,兒媳婦說得算。
這樣她便不能直接做主答應這個事,再有,既然政策這麼嚴格,會不會對招弟生孩子有影響?
所以,奶奶和婆婆都糾結著,不知道該怎麼說,怎麼辦。
白嵐根據後世的經驗,這樣的事情,也不難辦。
就是暫時可能要委屈孩子一段時間,偷偷養在親戚家裏。
先不能上戶口。
農村的小孩上學,那個時候連戶口都不需要。
等過個十年八年,就可以找找人,花點錢,給孩子上了戶口,以後的生活,不受什麼大影響。
最主要的是,白嵐知道,現在沒了工作,再交3400元的罰款,這家人家的日子確實沒法過了。
可若是再過個十年八年,也許拿出個萬八千塊錢,給孩子上個戶口,都不是個事了。
雖然心裏這麼想,白嵐嘴上卻半句話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