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嵐和趙建設回到家裏的時候,聽說,白旺財老婆去世了。
和馬蘭花去世不同,白旺財老婆年紀大了,雖然也生了一段時間病,但白家村人認為這樣的年紀去世,算得上白喜事。
而且他們家雖然窮,但是春秀嬸子在村裏人緣倒是不錯。
老遠就聽著有喇叭吹奏聲。
村裏家家戶戶都出人出力的去幫忙。
老人去世,有一套複雜繁瑣的流程,包括搭建靈棚,釘棺木,老人穿衣服,入殮,路祭,報廟,哭喪,守靈,送盤纏,出殯等等。
趙海和白氏也都過去幫忙了。
白嵐沒過去,她和趙建設兩人下午又開著拖拉機,跑了一趟張市糧站。
糧站外麵依然手推車,牛車,驢車的很多車輛,來來往往的買賣糧食。
糧油門市,位於糧站進門不遠處,糧油門市幾個醒目大字,一眼就能看見。
這兩天門市部主任劉占全一直在等著白嵐的消息,瞧見她人時,立馬就笑了,笑得比花還燦爛。
“小白同誌,你要再不來,這批糧食站長就要求我們夾帶著賣給百姓們,我可要留不住了。”
糯米吃過的人,都說好吃,估計糧站夾帶著賣,慢慢也能賣完。
不過這會兒,門市這邊還沒開始夾帶著賣,糧站的領導也不知道老百姓會是個啥反應。
萬一不認,這批糧就瞎了,再說,老百姓的嘴,也不容易堵住。
再因為這糧食說三道四的,傳出去,雖然不至於有什麼大影響,但張市糧站的領導們怕是臉上掛不住。
所以,還是趁早賣掉的好。
白嵐這個大主顧,此時來買糧,時機剛剛好。
既解了糧站領導的心頭急,價格又絕對的便宜,還搭上糧站這邊態度賊拉好。
要在其他時候,別說門市主任,就是一個普通的門市售貨員,都沒有好臉色給你。
除了賣糧賣油,農村的糧站還有一項重要任務,便是收糧的任務。
每個收獲季節,大家都會排隊去糧站交糧,糧站工作人員點了頭,你這糧食才算過關,被收進倉庫。
要是被判定為不合格,絕對是一件令人欲哭無淚的事,說多少好話也要看人家臉色。
糧站工作人員的社會地位,可想而知。
白嵐想著,這米便宜,還不要糧票,機會難得,能多買就多買些,反正她手裏現在有些錢。
這些日子雖然忙忙碌碌,不過白嵐對未來,還是有個近期的規劃。
她想到任縣縣城租個房子,注冊公司。
公司就主要以大棗,核桃等農產品的銷售為主營業務。
這一帶農產品品種還是挺豐富的。
公司一開始規模也不用太大,哪怕自己一個光杆司令,也是有公司作為背景,後續再跟一些大廠合作就底氣足一些。
再有,任縣一帶禮品行業還沒有真正的發展起來,市場空間還大有可為。
白嵐上輩子就是自己創業,公司一點點做大,人員規模也越來越大,她突然嗝屁的時候,公司已經有500多人。
她也是從底層一步步做起來的,直到後來人員到位了,她才主要負責大方向的決策。
重新創一次業,一切從頭開始,原始資本積累的時候,親力親為不但節省開支,而且高效。
她不懼怕任何事情,她都做過,有經驗。